[实用新型]一种炉灶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3448.9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9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宇丰商用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4C3/00;F24C15/18;F24C15/34;F24H9/1809;F24H9/20;F24H15/4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睿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9 | 代理人: | 刘丽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灶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灶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座、燃气炉、换热箱、排气道和吸热管,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嵌入式安装有2个燃气炉,所述燃气炉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气盒,所述集气盒的上端侧表面被集气管的一端所贯穿,所述基座和换热箱的下端面均被进水管所贯穿,所述换热箱的上端面被出水管所贯穿,所述换热箱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常开电磁阀的微控制器。该炉灶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将高温废气导入换热箱中与水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使得换热箱中的水能够吸热并存储在换热箱的内部,待需要洗碗时即可通过排水设备将换热箱中的热水抽出进行使用,充分利用了废气的余热并降低了家庭燃气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灶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炉灶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油烟机将燃烧所产生的废气排出,从而使得废气不会停留在厨房的内部对室内的环境造成影响,但是现有的炉灶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就比如现有的炉灶排出的废气中的热量直接释放到大气当中,没有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而在冬天需要用热水洗碗时则需要通过电热水器再次消耗燃气对水进行加热,从而消耗更多的燃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灶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废气热量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灶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基座、燃气炉、换热箱、排气道和吸热管,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嵌入式安装有2个燃气炉,所述燃气炉的正下方设置有集气盒,所述集气盒的内部安装有涡扇,所述集气盒的上端侧表面被集气管的一端所贯穿,且集气管的另一端贯穿燃气炉的上端侧表面,所述集气管的下端侧表面被导流管所贯穿,所述基座的内部安装有微型发电机,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上端连接有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道,所述换热箱的下端面和排气道的下端面均被导流管的一端所贯穿,所述换热箱两侧的空腔内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吸热管的一端,所述换热箱两侧的空腔内侧表面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换热箱的两侧下端外表面分别被2个排水管所贯穿,所述基座和换热箱的下端面均被进水管所贯穿,所述换热箱的上端面被出水管所贯穿,所述换热箱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常开电磁阀的微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位于基座内部的一段安装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的叶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导流管可以通过气流带动叶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叶轮的叶片与动力盒的内侧表面为滑动摩擦连接,所述叶轮的一端贯穿动力盒的侧表面,所述叶轮位于动力盒外部的一端与微型发电机的转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叶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微型发电机的转轴转动进行发电。
优选的,2个所述吸热管的一端分别呈螺旋式环绕在导流管的外表面,且2个吸热管环绕在导流管外表面的一端分别贯穿同侧的换热箱内部空腔上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吸热管可以将加热后的水回注至换热箱内部空腔。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与换热箱之间安装有第一常开电磁阀和第二常开电磁阀,且第一常开电磁阀和第二常开电磁阀为串联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常开电磁阀和第二常开电磁阀任何一个封闭时,换热箱中的水都不会通过排水管流出。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基座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常闭电磁阀,所述常闭电磁阀与换热箱之间的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止逆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换热箱中的水不会通过止逆阀向下逆流至进水管中。
优选的,所述常闭电磁阀和第二常开电磁阀通过导线与微型发电机的电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止逆阀的进水端向下朝向常闭电磁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宇丰商用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宇丰商用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3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