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0480.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豌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5/02 | 分类号: | B60B5/02;A63C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板轮胎,包括环形外胎、嵌入件和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位于环形外胎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中设置有n个第二连接件,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第二连接件均分别与环形外胎和第一连接件连接,环形外胎、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通过橡胶、聚氨酯、TPE和TPU中任意一种材料一体成型,嵌入件嵌设在环形外胎、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处,将环形外胎、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填满,嵌入件采用与环形外胎种类相同,但是颜色和硬度不同的材料;优点是能够满足人们视觉多样化的需求,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和续航性能均较高,且生产工艺简单,省时省力,生产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轮胎。
背景技术
滑板轮通常包括用于安装轴承的硬质轮扣和与硬质轮扣固定连接的轮胎。传统的滑板轮中,轮胎与硬质轮扣或者为分体结构,或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当为分体结构时,将硬质轮扣置于成型模具中,采用聚氨酯(PU)材料成型轮胎直接将硬质轮扣包裹住,此时聚氨酯材料的硬度可以相对较低来减震,以提高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当为一体成型结构时,轮胎与硬质轮扣直接通过聚氨酯材料在成型模具中一次成型,此时为满足硬质轮扣的硬度要求,聚氨酯材料的硬度较大,以致轮胎弹性不足,减震效果不好,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不足。另外传统的滑板轮的色彩也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当前人们视觉多样化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色彩单一的问题,当前市面上出现了轮胎为分体结构的一类滑板轮。这一类滑板轮中,轮胎与硬质轮扣为分体结构或为同种硬度的一体结构,轮胎被分为多个部分,先将一个部分制作成型,然后再将制作成型的这部分放入其他模具中,灌入其余部分的原材将其余部分成型。虽然这一类滑板轮的轮胎的各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能够满足当前人们视觉多样化的需求,但是此类滑板的轮胎的各个部分的硬度只能保持一致,要么轮胎较硬,舒适性不好,要么轮胎较软,续航性能不好,而且其生产工艺复杂,费时费力,生产成本较高,且各部分之间相对独立,容易剥离脱落,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视觉多样化的需求,滑行过程中的舒适性和续航性能均较高,且生产工艺简单,省时省力,生产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的滑板轮胎。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滑板轮胎,包括环形外胎、嵌入件和用于和硬质轮扣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的环形外胎的内侧,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的空腔中设置有n个第二连接件,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个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均分别与所述的环形外胎和所述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的环形外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通过橡胶、聚氨酯、TPE和TPU中任意一种材料一体成型,所述的嵌入件嵌设在所述的环形外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处,将所述的环形外胎、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填满,所述的嵌入件采用与所述的环形外胎种类相同,但是颜色和硬度不同的材料。
所述的嵌入件的硬度大于所述的环形外胎的硬度。该结构中,当滑板轮胎被安装到滑板上,人踩在滑板上,由于重力给滑板一个下压力,下压力被传递到环形外胎上,因为环形外胎的硬度小于嵌入件的硬度,这时环形外胎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檫力较大,可以提升轮胎的抓地力,防止轮胎打滑,当下压力通过环形外胎传递到n个第二连接件上,最后传递到第一连接件上,由于嵌入件的硬度大于环形外胎的硬度,并且,当下压力通过n个第二连接件时,环形外胎、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处的嵌入件可以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轮胎过量变形,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所述的嵌入件的硬度小于所述的环形外胎的硬度。该结构中,当滑板轮胎被安装到滑板上,人踩在滑板上,由于重力给滑板一个下压力,下压力通过环形外胎传递到n个第二连接件上,最后传递到第一连接件上,可以防止轮胎过量变形,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当下压力通过n个第二连接件时,由于嵌入件的硬度小于环形外胎的硬度,此时环形外胎、第一连接件和n个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空隙处的嵌入件可以吸收多余的震动,进一步提高轮胎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豌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豌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0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