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14911.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卢天啸;姜贵平;李东玉;曹巧;王静;刘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李瑞妍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叶面 施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养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且第一喷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且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洞,所述连接筒的一侧底端连通有水管,所述连接筒的外围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增压泵以及水管可以将药水从蓄水池中抽取出来,避免了操作者通过人工进行边背着边打药,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通过设置的传动箱以及传动箱内部的凸轮机构可以实现盖板的上下往复的运动,进而可以控制水花的撒射范围的大小,可以进行不同范围的喷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牡丹养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需要人背药水进行喷洒,由于操作人员在田地中行走难免会对牡丹进行损坏,同时喷洒的过程中增大了人工参与,效率变低,成本变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用牡丹叶面施药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顶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孔洞,且第一喷头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板,且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洞,所述连接筒的一侧底端连通有水管,所述连接筒的外围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围设有固定杆,所述连接筒的正下方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一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主轴贯穿于传动箱且延伸至传动箱的内部,所述电动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的正上方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小滚轮,所述传动箱的外围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传动箱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倒刺,所述连杆贯穿于连接筒,且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小滚轮和偏心凸轮为线接触。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动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的个数均为若干个,且第一孔洞的直径略大于第二孔洞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增压泵。
优选的,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且连接筒的长度略等于传动箱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增压泵以及水管可以将药水从蓄水池中抽取出来,避免了操作者通过人工进行边背边打药,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通过设置的传动箱以及传动箱内部的凸轮机构可以实现盖板的上下往复的运动,进而可以控制水花的撒射范围的大小,可以进行不同范围的喷洒。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传动箱底部的倒刺,可以方便将本装置固定在泥土地中,在需要配药的时候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效果,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盖板两侧的雾化喷头,可以再对油用牡丹页面进行施药的同时进行性喷雾,更好的对叶面进行施药,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未经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14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任意长度裁切的线条灯
- 下一篇:一种药学用药片磨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