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烘干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11912.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陈培喜;王沛东;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26;B05D3/02;G08B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甘雅舒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汽 分离 装置 烘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烘干炉,其中水汽分离装置,包括浸泡式水冷器、水润式冷却器、排气管、过滤杯、燃气检测仪、抽气泵,还包括水封排水器,在浸泡式水冷器前端设有进气口,在抽气泵后端设有排气口;水封排水器位于浸泡式水冷器下方且与浸泡式水冷器的出口及水润式冷却器的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涂装烘干炉的水汽分离装置,具有良好的冷凝效果,可降低由于冷凝不充分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及烘干炉。
背景技术
在汽车涂装生产工艺制造中,烘干炉燃气泄漏检测器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检查设备,主要作用是使用采样铜管延伸至燃烧器的炉膛内,对炉膛内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进行实时采样。当炉膛内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或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该检测器输出报警信号并关闭燃烧器,避免造成燃爆事故。天然气燃烧后会生成高温水蒸气,水汽分离不良会损坏高价值燃气检测器,导致安全设备失效。现有水汽分离装置通过简易式冷凝杯结构,单纯依靠冷凝杯内部与外部的温差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滴进入接水杯,冷凝后的气体经过过滤杯过滤后,进入燃气泄漏检测仪进行实时检测。该种简易冷凝杯的冷凝效果不好,水汽可轻易到达过滤杯使滤芯因湿水而失效,进而导致水汽流入燃气泄漏检测器,造成高价值燃气传感器短路损坏;严重的甚至导致安全设备失效,致使未能及时检测出采样气体的燃气含量,一旦泄漏的燃气超标,极易导致燃爆事故。
现有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燃气泄露自控检测装置,通过将室内的油气混合气体抽入进气管和U形管内,气体中的大颗粒物质被过滤后进入U形管,气体在U形管的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冷却,并附着在位于U形管内侧壁的清洁毛刷上,进而将气体中的油污冷凝并分离,使穿过U形管进入检测仪内的气体中不含有油污,进而避免了长期使用过程中油污进入检测仪附着在检测元件上影响检测结果。该种技术方案应用在烘干炉燃气泄漏检测中也会出现高温水蒸气的冷凝不够充分的现象,仅仅依靠气体的运输距离无法确保充分地冷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涂装烘干炉的水汽分离装置,具有良好地冷凝效果,可降低由于冷凝不充分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水汽分离装置,包括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的用于初次冷凝的浸泡式水冷器、用于二次冷凝的水润式冷却器、排气管、过滤杯、燃气检测仪、抽气泵,还包括用于收集冷凝水的水封排水器,在所述浸泡式水冷器前端设有进气口,在抽气泵后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水封排水器位于所述浸泡式水冷器下方且与浸泡式水冷器的出口及水润式冷却器的入口连通,高温水蒸气,即下文所指的水汽,经抽气泵的抽吸从进气口进入浸泡式水冷器,依次流经水润式冷却器、排气管、过滤杯、燃气检测仪、抽气泵后从排气口排出,冷凝所得的冷凝水进入水封排水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级冷凝装置使样气可以进行充分地冷凝,使冷凝后从过滤杯中经过的气体不带水分,一方面可以对燃气检测仪进行保护,避免水汽导致精密的零部件短路损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检测精度,确保安全设备的有效性,在发生燃气泄漏超标时可以及时地感知以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燃爆事故发生的概率。具体地,在抽气泵的抽吸下,样气从进气口进入浸泡式水冷器进行初次冷凝,然后经过水润式冷却器进行二次冷凝,再经由排气管及过滤杯,进入到燃气检测仪中进行可燃气体的浓度检测,最终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当烘干炉内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或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燃气检测仪检测到的可燃气体浓度超标,会发出报警信号,并触发燃烧器开关后关闭燃烧器,避免燃气泄漏造成燃爆事故。
优选地,所述浸泡式水冷器包括内含冷却水的蓄水箱、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设于所述蓄水箱中,所述进气口设于第一冷却管前端,第一冷却管后端与水润式冷却器及水封排水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管为蛇形且置于所述蓄水箱的中空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11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车灯
- 下一篇:一种水性聚氨酯调配制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