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限压弯自适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09076.4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王海忠;秦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限 自适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限压弯自适应模具,包括底座、模座、上模、第一柔性模具和第二柔性模具,模座固定在底座上,模座中间开设有模具腔,模座上固定有上模,上模与模座相互之间配套使用,底座上在靠近模座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第一柔性模具和第二柔性模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在靠近模座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一柔性模具,底座上在靠近模座的出料口处第二柔性模具,第一柔性模具的外形支撑转轴在成型过程,能在连接座体上绕轴旋转,从而能根据成型状态自动调整位置,保证足够的支撑面,降低应力集中,避免结构断裂;连接座体上的阻尼弹簧能保证在型材零件加工完成后外形支撑转轴的复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限压弯自适应模具。
背景技术
型材压弯是一种常见工艺,分为冷压弯和热压弯两种。冷压弯适用于型材截面尺寸较小,材料韧性较好。热压弯适用于型材截面尺寸较大,材料韧性较差。在型材压弯时,立筋高度越高,成型难度越大。冷压弯和热压弯相比较,后者过程控制更严格,工序多,成本高。
目前国内最大压弯型材截面尺寸是立筋高度小于150mm。对于超过150mm的型材,冷弯成型实施过程复杂,成本高,影响型材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限压弯自适应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限压弯自适应模具,包括底座、模座、上模、第一柔性模具和第二柔性模具;
所述模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模座中间开设有模具腔,所述模座上固定有上模,所述上模与模座相互之间配套使用;
所述底座上在靠近模座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第一柔性模具和第二柔性模具;
所述第一柔性模具包括连接座体、外形支撑转轴、转轴挡块和阻尼弹簧,所述连接座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连接座体上转动连接有外形支撑转轴,所述连接座体上长轴两侧还固定有多个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顶端抵在外形支撑转轴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模座中间的模具腔内卡接有塑形模,所述塑形模由成型橡胶块和位移传感器组成,所述成型橡胶块用于完成承担分散结构应力和塑形的作用,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零件变形过程,防止变形过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在第一柔性模具的底面还安装有调整片,通过增加或减少调整片的数量来适时调整第一柔性模具的支撑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体上在外形支撑转轴的两侧端处分别固定有转轴挡块,所述转轴挡块用于限制外形支撑转轴在旋转过程中的横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模具和第一柔性模具的结构设置为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模座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处还分别安装缓冲垫,通过缓冲垫减少支撑点的应力集中,防止加工的型材零件的开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在靠近模座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一柔性模具,底座上在靠近模座的出料口处第二柔性模具,第一柔性模具包括连接座体、外形支撑转轴、转轴挡块和阻尼弹簧,连接座体固定在底座上,连接座体与底座的U型槽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U型槽范围内可以适时调整支撑间距,连接座体上转动连接有外形支撑转轴,外形支撑转轴在成型过程,能在连接座体上绕轴旋转,从而能根据成型状态自动调整位置,保证足够的支撑面,降低应力集中,避免结构断裂;连接座体上长轴两侧还固定有多个阻尼弹簧,阻尼弹簧的顶端抵在外形支撑转轴的两侧,阻尼弹簧能保证在型材零件加工完成后外形支撑转轴的复位作用,连接座体上在外形支撑转轴的两侧端处分别固定有转轴挡块,转轴挡块用于限制外形支撑转轴在旋转过程中的横向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兴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9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