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08666.5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5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坚;冯坤;马宗光;赵明;冯锦超;刘俊杰;孙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8F9/24;F28F13/10;F28F9/007;F24H1/16;F24H9/1818;F24H9/20;F24H15/219;F24H15/242;F24H15/37;F28F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王志新 |
地址: | 475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安装有封头,顶部封头的表面安装有出水管,底部封头的表面安装有热媒进入管,底部封头的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热媒排出管和进水管,筒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浮动盘管组件,浮动盘管组件自上而下等间距排列设置,浮动盘管组件包括换热管。该浮动盘管换热器的传热管水流过时可上下浮动高频振动,使被加热的水发生扰动,因而增强了传热效果并且可以自动脱垢,减少了水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少量水垢,通过换热管的膨胀,能自动脱垢,因而长期使用后换热能力不下降,效果良好,蒸汽在加热热水的过程中,盘管的上下浮动使换热管周围的水流破坏了层流传热,大大提高了传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换热器在使用时换热效率较低,不能够将热量充分进行交换,导致部分热量散失,造成资源浪费,且长期使用后换热管外壁表面容易堆积污垢,从而影响表面的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盘管换热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安装有封头,顶部所述封头的表面安装有出水管,底部所述封头的表面安装有热媒进入管,底部所述封头的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热媒排出管和进水管,所述筒体的内部安装有若干浮动盘管组件,所述浮动盘管组件自上而下等间距排列设置,所述浮动盘管组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呈螺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外侧竖直设置有热媒进入接管,所述换热管的内侧竖直设置有热媒排出接管,所述换热管的外端与热媒排出接管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侧一端与热媒进入接管连接,所述热媒排出接管的底端与热媒排出管连接,所述热媒进入接管的底端与热媒进入管连接,当水流经过浮动盘管组件时,所述换热管能够在筒体的内部上下高频振动。
作为优选,所述封头通过连接法兰与筒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中部外壁依次安装有热电偶管座、远传温度计接口和温度计。
作为优选,底部所述封头的底部安装有支脚,顶部所述封头的顶部表面依次安装有安全阀管座和压力表。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顶部安装有吊耳。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内部靠近出水管处安装有出水泵。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泵的底部进水口处安装有均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浮动盘管换热器中,通过其中设置的传热管水流过时可上下浮动高频振动,使被加热的水发生扰动,因而增强了传热效果并且可以自动脱垢,减少了水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少量水垢,通过换热管的膨胀,能自动脱垢,因而长期使用后换热能力不下降,效果良好,蒸汽在加热热水的过程中,换热管的上下浮动使换热管周围的水流破坏了层流传热,大大提高了传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动盘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筒体;11、热电偶管座;12、远传温度计接口;13、温度计;14、出水泵;141、均流板;2、封头;21、连接法兰;22、安全阀管座;23、吊耳;24、压力表;25、支脚;3、出水管;4、热媒进入管;5、热媒排出管;6、进水管;7、浮动盘管组件;71、换热管;72、热媒排出接管;73、热媒进入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8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公路隧道工程的引流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五金疲劳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