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内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03444.4 | 申请日: | 202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妹;乔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华博 |
地址: | 2013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肛内给药装置,包括存药管、螺纹环、加长管、端盖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插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中心处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肛内给药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新型给药结构,通过新型给药结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先将治疗用的栓剂等药品放入存药管中,然后工作人员在通过加长管将存药管推入患者的直肠内,然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将本装置取出,并将存药管拧下来,进行消毒备用,从而起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小了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耗材,而且使治疗过程更加方便和快捷,也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给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肛内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直肠和肛门紧密相连,直肠开口于肛门,直肠给药就是通过肛门把药物送入直肠,使药物在局部或者全身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法,直肠给药常用的药物是栓剂,直肠栓剂是用适当的基质和药物制成的,专供直肠使用的固体制剂,这种固体制剂熔点为37℃左右,插入直肠后可以缓慢融解,由于肛内给药没有经过胃和肠道的消化过程,所以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为有效,但是传统的给药方式通常需要使用薄膜指套进行给药,不仅效率较低,而且需要经常更换薄膜指套此类耗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内给药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肛内给药装置,包括存药管,所述存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加长管,所述加长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侧插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中心处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柱。
可选的,所述存药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对位孔。
可选的,所述加长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
可选的,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表面插接有橡胶塞。
可选的,所述存药管的表面套接有防尘帽。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肛内给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肛内给药装置,本设备提供一种新型给药结构,通过新型给药结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先将治疗用的栓剂等药品放入存药管中,然后工作人员在通过加长管将存药管推入患者的直肠内,然后通过推动推杆,从而使橡胶塞将治疗用的栓剂或其他药品进入患者的直肠内,然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将本装置取出,并将存药管拧下来,进行消毒备用,从而起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减小了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耗材,而且使治疗过程更加方便和快捷,也提高了工作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给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长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存药管;2、螺纹环;3、加长管;4、端盖;5、定位孔;6、橡胶圈;7、推杆;8、连接柱;9、挡板;10、对位孔;11、辅助板;12、推板;13、卡座;14、橡胶塞;15、防尘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未经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3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排烟艾灸盒
- 下一篇:一种轻型装配式夯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