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94510.6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4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烨;周长林;张树平;冉佳鑫;罗翔;杨济华;冉小川;祝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耀联胜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李欣芮 |
地址: | 623100 四川省阿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坑洼 修复 道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道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一底部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部支撑台,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连接钢筋,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槽,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啮合通孔;该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第一填充槽、啮合通孔、顶部活动块、啮合钢筋、第二填充槽,实现了该道路结构便于修复坑洼的功能;通过设置C型把手、吊耳安装槽、把手吊耳、把手限位板,便于使用者将具有坑洼的顶部活动块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多数的道路结构是一体化结构,当道路中出现坑洼时,修复具有坑洼的道路较为困难;且少数结构化的拼接的道路,在某一模块损坏并出现坑洼时,不易将出现坑洼的模块取出,不便使用者修复道路的坑洼,因此提出了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包括道路主体,所述道路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底部支撑台,所述第一底部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部支撑台,所述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连接钢筋,所述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充槽,所述第一底部支撑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啮合通孔,所述啮合通孔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活动块,所述顶部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啮合钢筋,所述顶部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C型把手,所述C型把手的顶部设置有吊耳安装槽,所述吊耳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吊耳安装轴,所述吊耳安装轴的外壁设置有把手吊耳,所述把手吊耳的内部设置有吊耳活动孔,所述吊耳活动孔的一侧设置有吊耳通孔,所述C型把手的底部设置有把手限位板,所述顶部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填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部支撑台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第二底部支撑台的外形为长方体,所述支撑柱连接钢筋的外形为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填充槽、第二填充槽的内部都可倒入填充物,所述顶部活动块的外形为长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啮合钢筋的外径尺寸与啮合通孔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啮合钢筋与啮合通孔插接,所述顶部活动块与啮合钢筋焊接,所述啮合钢筋的外形为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耳安装轴与吊耳安装槽焊接,所述吊耳安装轴的外径尺寸与吊耳活动孔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吊耳活动孔与吊耳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C型把手的外形为C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型把手与顶部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C型把手的宽度尺寸小于把手限位板的宽度尺寸,所述吊耳安装轴的外形为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C型把手与把手限位板焊接,所述把手限位板的外形为长方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坑洼修复的道路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耀联胜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耀联胜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94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压式节水水路切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磨毛机消除皱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