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侧板及电芯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92564.9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2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曲凡多;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2;H01M50/258;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阵列 | ||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侧板及电芯阵列。复合侧板包括侧板主体和连接构件;侧板主体的材质为复合材料,侧板主体的内表面用于与电芯的侧部相贴合,侧板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对应于电芯的电芯间隔的槽体;侧板主体的端部连接有用于与电芯相连接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材质为轻金属。该复合侧板和该电芯阵列,减轻复合侧板的重量,增加复合侧板的强度,有效提高应用该复合侧板的电芯阵列在复杂工况的抗疲劳耐久以及抗变形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降低电芯热失控风险,并降低电芯阵列在复杂工况下起火、爆炸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侧板及电芯阵列。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电芯阵列的结构强度,以提升电芯阵列应对各种工况的能力,通常在电芯阵列的侧部安装模组侧板,目前,模组侧板通常设置为全铝件或全钢件,导致电芯阵列的整包重量增加。
因而,亟待解决如何实现电芯阵列的轻量化,且能够确保电芯阵列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侧板及电芯阵列,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确保电芯阵列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而导致无法实现电芯阵列轻量化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侧板,所述复合侧板包括侧板主体和连接构件;
所述侧板主体的材质为复合材料,所述侧板主体的内表面用于与所述电芯的侧部相贴合,所述侧板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电芯的电芯间隔的槽体;
所述侧板主体的端部连接有用于与所述电芯相连接的所述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的材质为轻金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主体包括内板构件和外板构件,所述内板构件与所述外板构件的材质均为复合材料;
所述内板构件的内表面用于与所述电芯的侧部相贴合,所述外板构件叠置于所述内板构件的外表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开设于所述内板构件的内表面,所述槽体的数量与所述电芯的电芯间隔的数量相等;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槽体之间的所述内板构件的内表面形成子板区,所有所述子板区一一对应地覆盖在所有所述电芯的侧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槽体沿所述内板构件的纵向贯通所述内板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外板构件的端部一体注塑成型、压熔成型或者粘接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外板构件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槽相适配的第二咬合槽;
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外板构件通过所述第一咬合槽和所述第二咬合槽相卡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咬合槽和所述第二咬合槽的槽口均为缩口;
和/或,所述外板构件与所述连接构件相连接的端部为所述外板构件的横向的两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板构件设置有加强筋;
和/或,所述外板构件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设置于所述外板构件的外表面,所述安装梁设置有与用于安装电芯阵列的箱体相连接的安装孔;
和/或,所述内板构件与所述外板构件一体注塑成型、压熔成型或者粘接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构件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钢或者镁合金;
和/或,所述复合材料为碳纤维、烧灼材料、卡拉伏、玻璃钢、PPA或P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92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西服上衣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