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视频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7196.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阔;叶雨山;王清山;卢海陆;张邓;吴孔明;胡彬;孟庆鑫;沈世豪;蔡迎春;王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严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H04N5/14;H04N5/91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平台 视频 传输 装置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输出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将摄像头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和调频后传输至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则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进行稳压后传输至物联网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将摄像头传输过来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并将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和调频,并将调频后的视频信号输出至信号输出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摄像头,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放器U1B的同相端相连接,运放器U1B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运放器U1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双向稳压管D2的一端,双向稳压管D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将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并对视频信号进行稳压,并对视频信号进行选频后输出至物联网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三极管Q4,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阻R12的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4的上端,电阻R14的可调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4的下端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年分别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信号处理电路中的电感L2的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容C10的另一端、信号处理电路中的电容C9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严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郑州大学,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严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71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日用品悬挂式存储装置
- 下一篇:变幅机构及其应用的塔式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