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1960.3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代德明;程明;王浩;王万胜;周雷军;薛历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78 | 分类号: | G01R31/37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刘代乐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放电 测试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电路。包括一个恒压源、若干个待测锂离子电池和与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数量一致的电阻,一个所述恒压源与若干个待测锂离子电池并联设置,所述恒压源的正极与每个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或恒压源的负极与每个待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电阻,所述电阻为阻值已知的电阻,所述恒压源的电压等于待测锂离子电池充电截止电压。该电路缩短了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周期,且提高自放电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一个恒压源可同时并联多个待测电池,可适用于大批量电池自放电测试筛选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串并联电池组中,电池单体之间如果自放电率一致性差,在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自放电偏高的电池会存在过充和过放的风险,进而影响整个电池组的有效容量和安全性。因此对于电池单体自放电率的测试和筛选十分必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K值”来评价电池的自放电,即检测电池在一段时间内的电压降来反映电池的自放电,该方法测试周期一般需要两周到一个月,耗时较长。
公告号为CN10290193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自放电率筛选方法,通过一个已知自放电率的满电电池与待测锂离子电池并联,测试由已知电池流入待测电池的电流,再根据测得的电流计算待测电池的月自放电率。该方法还强调一个标准电池可同时与多个电池并联,但问题是,一个标准电池的输出能力有限,并联的越多,电压会被拉的越低,此时测得的电流就不是待测电池在标准电压下的自放电电流。因此,与一个待测电池并联,和与多个电池并联,测得的充电电流是不一样的,用该方法测得的自放电率会受电池并联个数的影响,无法反映电池的真实自放电率。而且需要准备标准电池,不适用于对实验电池的检测。
公告号为CN2099115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直流稳压源测试电池自放电的系统,在恒压源与待测电池间接入电流表,当电池出现自放电时电流表显示的数值即被认为是电池的自放电电流。该测试方法主要问题在于不适用于大批量测试。
公告号为CN10563347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一致性配组筛选方法,通过比较高温搁置前后的容量评价电池的年自放电率。该方法操作繁琐,且由于需要对电池进行高温搁置,除放电柜外还需要用到高温设备,高温会电加速电池的老化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电路,能够快速、准确的对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电路,包括一个恒压源、若干个待测锂离子电池和与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数量一致的电阻,一个所述恒压源与若干个待测锂离子电池并联设置,所述恒压源的正极与每个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或恒压源的负极与每个待测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之间均连接有一个电阻,所述电阻为阻值已知的电阻,所述恒压源的电压等于待测锂离子电池充电截止电压。
较为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电阻的阻值范围相同。
较为优选的,所述电阻的阻值范围为10~1000Ω。
较为优选的,所述待测锂离子电池的电量为满电状态。
较为优选的,所述若干个待测锂离子电池之间的容量偏差在5mAh以内。
较为优选的,所述电阻两端之间并联有万用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电路通过一个电压等于待测锂离子电池充电截止电压的恒压源并联若干个待测锂离子电池,并在恒压源的正极与每个待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之间均连接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在进行测试时,每隔24小时测试一次电阻两端的电压,直至电压稳定后,既能计算出电池的月自放电率。其缩短了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测试周期,且提高自放电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一个恒压源可同时并联多个待测电池,可适用于大批量电池自放电测试筛选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1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舌尖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油茶籽油生产过程脱水脱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