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远红外辐照温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70452.3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4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楷艳;司婷婷;陆鑫;姚晓骏;何欢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博格华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8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215225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红外 辐照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远红外辐照温升测试装置,包括:直角架体结构组成的开放式的架体,分别布置于所述架体的两个直角面上的辐射源体与测试区支架;所述测试区支架上布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靠顶端设有由驱动电机驱动作周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周固定套设有三角架台,所述三角架台具有三个辐照检测面,所述辐照检测面上布置有固定织物样品的样品夹,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对三个所述辐照检测面进行自由切换,三角架台的下方阴影区域的外端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远红外辐射强度检测单元,所述远红外辐射强度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到辐射源体的红外辐射强度值。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能够提高纺织品温升性能测试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纺织品远红外辐照温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纺织品作为集蓄热保温、保健和抗菌功能于一体的产品而备受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便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远红外纺织品是将远红外陶瓷与纺织品有效地融合后,可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吸收环境或人体发射出的电磁波,并辐射出波长在25-30um的远红外线,具备蓄热保温、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减小水分子缔合度和提高细胞活性的功能纺织品。但要达到以上目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吸收外界能量,二是要与皮肤直接接触。
主要的检测方法有温升法、发射率法和人体实验法三种。
而温升法:测量物体受样品远红外辐射后的升温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远红外纺织品的蓄热调温功效,但现有的温升测试方法在红外辐射到织物上时,红外透射和反射会严重干扰红外测温仪的读数,另外红外光源的均匀性较差,很难保证不同样品上的红外光源的强度是一样。且用红外灯照射织物,织物所获得的能量远远大于织物在穿着时所获得的能量。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测试装置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纺织品远红外辐照温升测试装置,能够避免远红外辐射的多次反射造成的聚集现象,解决了测试值偏大的误差性,同时能够精确测量远红外辐射源的稳定性,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精确、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品远红外辐照温升测试装置,包括:直角架体结构组成的开放式的架体,分别布置于所述架体的两个直角面上的辐射源体与测试区支架;
所述测试区支架上布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靠顶端设有由驱动电机驱动作周转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周固定套设有三角架台,所述三角架台具有三个辐照检测面,所述辐照检测面上布置有固定织物样品的样品夹,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对三个所述辐照检测面进行自由切换,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三角架台的下方阴影区域的外端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远红外辐射强度检测单元,通过调整所述辐照检测面的辐照角度,所述远红外辐射强度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到辐射源体的红外辐射强度值,所述远红外辐射强度检测单元的内侧的阴影区域内还设有能够伸缩移动的检测探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探头能够与所述辐照检测面上的纺织品的表面相贴合,用于测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试区支架上设有用于辐照检测面转动到预设位置时触发所述控制器记录检测探头温度的自动计时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分别与自动计时装置、温度检测单元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源体布置于所述架体的顶端,且能够提供相邻所述辐照检测面一定的辐照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功率控制器,所述的功率控制器与辐射源体相连,所述的功率控制器还与控制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探头布置有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源体的照射角与所述辐照检测面呈倾斜角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70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