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54914.2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0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李东涛;林海佳;赖桃辉;秦海燕;赵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385 | 分类号: | F25B41/385;F25B31/00;F25B41/22;F25B41/24;F25B43/02;F24F11/49;F24F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制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包括顺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还包括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连接于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冷凝器的进气口之间,还包括喷射器,喷射器能够在油分离器的回油与压缩机的吸气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将蒸发器内的积液及油分离器的回油在喷射器的出口处雾化。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喷射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制冷系统的毛细管,回油时的节流降压的膨胀功得到充分回收利用,同时利用喷射器的引射口抽吸引射蒸发器内的液体,系统更加节能的同时有效克服蒸发器底部易出现储液现象的不足,防止压缩机的液态压缩或者吸气液击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是重要的零部件,在系统循环中作为制冷剂流动的动力源,多数制冷循环中的压缩机都需要充分的润滑,保证曲轴、轴承、连杆等运动部件的润滑,也能加强压缩室内运动面的密封。但是润滑油与制冷剂存在互溶、分离等现象,在制冷系统中容易滞留润滑油,经常在一些恶劣的运行工况中无法实现足够的润滑油回流量,导致压缩机缺油运行,进而造成效率下降、压缩机容易过热卡缸损坏等。
造成回油不顺畅的原因有很多,结构设计存在回油死角、低频运行制冷剂流速低无法携带更多的油液返回压缩机、集气管底部支路流速低和回油不够,等。
常见的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中,采用油分离器提前分离高压排气中的润滑油(也称为冷冻油),通过回油毛细管等结构使得分离下来的润滑油在高低压压差作用下提前返回压缩机的吸气管道,因此制冷系统中其它位置流动的润滑油流量就非常小,保证压缩机有良好的润滑。但是回油毛细管节流降压损失膨胀功,不利于系统节能;在没有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中,为了防止蒸发器内的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通常回气总管连接于蒸发器的集气总管内可能的最高液面之上,但这就容易造成集气总管底部内容易存留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因为底部支路的制冷剂流量小、流速低,无法携带足够的液态制冷剂和/或润滑油向上流动,运行时间过长后造成集气总管底部容易累积液态制冷剂和滞留部分润滑油,当这些液体高度逐渐上升,底部分路容易形成液封,所能通过的制冷剂流量更少,从而导致蒸发器底部形成“储液”现象,显然这些液体制冷剂内部也将容留更多的润滑油,容易造成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不足、回油不足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空调制冷系统采用回油毛细管节流降压损失膨胀功,不利于系统节能,且蒸发器底部易出现储液现象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顺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所述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之间,还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能够在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所述蒸发器内的积液及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在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处雾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回油口之间设有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器的第二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集气管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毛细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集气管的管底连通的引入管段,所述引入管段伸出所述管底之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处于室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54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