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浆口与模板的隔浆装置和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54169.1 | 申请日: | 202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贵;徐小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泓奇航都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交投善筑成都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模板 装置 模具 | ||
一种用于连接浆口与模板的隔浆装置和模具,涉及预制件浇筑模具技术领域,隔浆装置包括弹性堵头,弹性堵头包括与灌浆套筒的灌浆口、排浆口内壁间隙配合的填塞柱以及与填塞柱连接的堵头帽,填塞柱内设置有膨胀槽,膨胀槽延伸至堵头帽且在堵头帽的表面设置有开口;膨胀槽内设置有膨胀管,膨胀管内设置有自攻螺丝;模具包括端模和侧模,端模上设置有灌浆套筒,灌浆套筒包括灌浆口和排浆口,还包括隔浆装置。本发明免于在侧模上打孔,大大降低了模板的损耗,使其可以重复周转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件浇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浆口与模板的隔浆装置和模具。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构件,又称PC构件、预制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灌浆套筒连接技术是混凝土预制构件中钢筋连接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将纵向钢筋插入带有多个剪力槽的金属套筒内并注入灌浆料,通过灌浆料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预制构件的牢固连接,具有功能可靠、安装简便、适用性广等优点。
现有技术将灌浆套筒预埋在预制件内,在预制件的浇筑过程中,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堵塞灌浆口和排浆口,一般使用PVC套管套接在灌浆口和排浆口上,然后在钢模板上开孔,使PVC套管凸出模板以固定PVC管的位置。然而不同预制件中灌浆套筒的安装位置有差异,侧模需要重新封堵、修补后才能周转使用,周转几次之后由于打孔太多影响结构强度而报废,造成模具使用寿命缩短、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堵孔后的模板再次使用时,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麻面现象,需安排人工处理,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模板开孔后难以周转使用、使用寿命短、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浆口与模板的隔浆装置和模具。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连接浆口与模板的隔浆装置,包括弹性堵头,所述弹性堵头包括与灌浆套筒的灌浆口、排浆口内壁间隙配合的填塞柱以及与所述填塞柱连接的堵头帽,所述填塞柱内设置有膨胀槽,所述膨胀槽延伸至堵头帽且在所述堵头帽的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膨胀槽内设置有膨胀管,所述膨胀管内设置有自攻螺丝。
优选地,还包括隔浆套管,所述堵头帽朝向填塞柱的一侧设置有与隔浆套管配合的定位槽,所述隔浆套管一端套接在所述灌浆口、排浆口的外表面,另一端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填塞柱远离堵头帽一端的边沿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外大内小的圆锥状。
优选地,所述堵头帽和填塞柱由橡胶制作并一体成型。
一种用于连接浆口与模板的模具,包括端模和侧模,所述端模上设置有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包括灌浆口和排浆口,还包括设置在灌浆口、排浆口与侧模之间的隔浆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弹性堵头封堵灌浆口和排浆口,并连接在灌浆口、排浆口和侧模之间,浇筑、养护完成后将模板和弹性堵头拆除,形成向灌浆套筒内灌浆的预留孔,免于在侧模上打孔,使模板能够几乎无限次地重复使用,节约了重新采购模板的材料费用,同时免除了堵孔、修补工作,以及由此造成的麻面处理工作,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及管理费用,也提高了混凝土表面质量;膨胀管控制填塞柱的体积,便于弹性堵头的安装和拆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弹性堵头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端模,2-侧模,3-灌浆套筒,31-灌浆口,32-排浆口,41-填塞柱,42-堵头帽,43-膨胀槽,44-开口,45-膨胀管,46-定位槽,5-隔浆套管,6-纵向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泓奇航都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交投善筑成都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泓奇航都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交投善筑成都装配式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54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