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系统及高压开关柜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53475.3 | 申请日: | 202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62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祝现礼;张佳庆;过羿;尚峰举;黄玉彪;杨为;朱胜龙;张晓东;柯艳国;谢佳;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00;A62C31/28;A62C37/40;H02B1/28;G08B17/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郑浩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开关柜 火灾 预警系统 | ||
一种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系统及高压开关柜,属于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技术领域,解决如何设计一种用于监控及扑灭高压开关柜内的电缆、绝缘可燃护套火灾及其火灾预警系统的问题,通过在高压开关柜柜体的电缆室、母线室内设置微型摄像头,实时监控电缆室、母线室内的电缆、绝缘可燃护套的火灾情况,并在电缆室、母线室内设置灭火剂喷头和末端释放装置,在发生火灾时,控制装置根据火灾模式以及预警级别信息,控制电磁阀启动气体灭火剂储存罐对灭火剂喷头或末端释放装置,对母线室、电缆室进行协同灭火,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用于监控及扑灭高压开关柜电缆室、母线室内的电缆、绝缘可燃护套的火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系统及高压开关柜。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柜作为一种执行电能分配和线路保护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近年来,由于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运行环境复杂,部分城市变电站、配电室高压开关柜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过热、绝缘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开关柜跳闸、起火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电网和人员安全。开关柜内电缆室、母线室内的电缆、绝缘可燃护套着火时,由于开关柜的密封性和内部狭小的空间以及设备可能仍然带电,给火灾扑救造成了很大困难。
高压开关柜内发生火灾时,及时在线监督柜内状况、精确识别柜内火灾模式和启动灭火系统,对高压开关柜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目前关于高压开关柜的早期安全预警方法及灭火系统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体现在:
1)现有技术或方法主要倾向于开关柜局部放电模式的识别,对过载荷、过热、绝缘老化或者短路引起的着火研究不足,缺乏实时在线识别火灾模式的方法和手段;
2)现有技术手段仅监测开关柜动触头处的温度或者通过热红外成像技术来监测柜内温度,仅考虑火灾是否发生,无法在线识别具体的火灾模式。且该技术监测点单一且覆盖区域有限,难以全方位监测柜内可能存在的隐患;
3)开关柜内安全预警与灭火动作单一,无法根据具体的火灾模式启动分级预警动作和灭火动作,预警与安全防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高压开关柜及其火灾预警系统,用于监控及扑灭高压开关柜电缆室和母线室内的电缆、绝缘可燃护套的火灾。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高压开关柜火灾预警系统,包括:数据处理装置(2)、控制装置(3)、通讯装置(4)、终端设备(5)、声光报警装置(7)、气体灭火剂储存罐(8)、电磁阀(9)、灭火剂喷头(10)、末端释放装置(11)、微型摄像头(12);所述的声光报警装置(7)安装在高压开关柜柜体(1)的顶部,所述的声光报警装置(7)通过电缆与控制装置(3)连接,高压开关柜柜体(1)的母线室内部侧上方安装有灭火剂喷头(10),母线室内部顶部安装有末端释放装置(11),高压开关柜柜体(1)的电缆室内部侧面安装有灭火剂喷头(10),高压开关柜柜体(1)的电缆室内部顶部安装有末端释放装置(11),灭火剂喷头(10)和末端释放装置(11)均通过密封管道与气体灭火剂储存罐(8)连接,在气体灭火剂储存罐(8)的出口端的管道上设置电磁阀(9),电磁阀(9)的控制端通过电缆与控制装置(3)连接,高压开关柜柜体(1)的母线室和电缆室内部均安装有微型摄像头(12),微型摄像头(12)通过电缆与数据处理装置(2)连接,数据处理装置(2)通过电缆与控制装置(3)连接,控制装置(3)通过电缆与通讯装置(4)连接,通讯装置(4)通过电缆与终端设备(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53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