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藤编条快速抽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52940.1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1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锋;贾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维客纳英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李开腾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藤编 快速 抽出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藤编条快速抽出机构,包括刀体以及开设在刀体上的凹槽,还包括抽拉机构,夹持组件以及安装于夹持组件转动槽内的抽出组件,该抽出组件用于快速将凹槽内的编藤快速旋转抽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刀头在藤中往复穿插带动藤条完成编织,藤条由梭身尾部人工拉出编织,并且编织的藤编条又很长,通常需要人工很长时间才可以将其全部抽出,操作烦琐,编织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藤条编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藤编条快速抽出机构。
背景技术
藤具是不少市民家居装修的钟爱之物,而传统编织藤具采用人工手动挑刀编织,在编织横向藤条时,须将每根藤条用挑刀挑起后,再将藤条拉出,重复操作完成编织,该操作方法繁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0222395.2公开了实用新型专利藤条编织梭,采用尖角形结构的梭头活动连接在扁状梭身头部并在梭身尾部活动扣接藤条,梭头可活动地穿插扛藤将梭尾藤条带入完成编织,但尖角形梭头在扛藤中只能单方向前进,加之藤条连接于梭身尾部,在每一次编织时总须将梭头穿过扛藤后再次拉出梭身尾部的藤条,操作过程烦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现有技术方案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刀头在藤中往复穿插带动藤条完成编织,藤条由梭身尾部人工拉出编织,并且编织的藤编条又很长,通常需要人工很长时间才可以将其全部抽出,操作烦琐,编织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抽拉机构配合夹持组件,在实际操作中,人工将藤编条塞入刀体中的凹槽内,通过夹持组件内的第一加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闭合,利用驱动单元配合转动单元进行对藤编条的发射工作,从而达到抽出效果,且操作过程简单,工作效率高,从而解决了人工一点点的将藤编条抽出,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藤编条快速抽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以及开设在刀体上的凹槽,还包括:
抽拉机构,所述抽拉机构包括夹持组件以及安装于夹持组件转动槽内的抽
出组件,该抽出组件用于快速将凹槽内的编藤快速旋转抽出。
作为优选,所述抽出组件包括:
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用于夹紧藤编条并将其沿转动方向甩出;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转动单元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单元包括:
转动轮,所述转动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内;
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安装在转动轴上且设置于转动轮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开设于夹持组件内部且与转动槽连通设置;
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安装于驱动槽内;
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与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开合的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均与刀体末端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开合的复位单元,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均与刀体末端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单元包括:
挤压柱,所述挤压柱固定安装于第一夹持块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维客纳英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维客纳英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52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遥控式防爆罐拖车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用活动机构承载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