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耳机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38080.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璩永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达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A45C11/00;A45C13/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间 利用率 耳机 | ||
本申请涉及耳机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耳机盒,其包括盒体组件和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置在盒体组件内,所述盒体组件包括盖体和耳机座,所述盖体和耳机座相连接,所述耳机座上设有两个容置腔,所述两个容置腔包括两个第一容置部和两个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于放置耳帽,所述第二容置部用于放置耳柄,所述两个第二容置部平行设置,并且其中一个第二容置部与两个第一容置部相连通。其中一个第二容置部与两个第一容置部相连通,在不影响耳机的放置的前提下,减小了容置腔在耳机盒内的空间占用,从而提高了耳机盒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盒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耳机盒。
背景技术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电子产品越来越注重外观和便携。人们的生活节奏快,蓝牙耳机应运而生,适应于不同的场景:地铁、运动或者办公室,蓝牙耳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常见的蓝牙耳机不用时,都装在耳机盒中,供耳机的存储和充电。耳机盒内设置两个容置腔室,将耳机插入对应的容置腔室,然后盖上盖体,进行耳机的存放和充电。容置腔室一般大于耳机本身的体积,并且两个容置腔室相互独立,发明人认为存在空间利用率不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耳机盒的空间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耳机盒。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耳机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的耳机盒,包括盒体组件和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设置在盒体组件内,所述盒体组件包括盖体和耳机座,所述盖体和耳机座相连接,所述耳机座上设有两个容置腔,所述两个容置腔包括两个第一容置部和两个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于放置耳帽,所述第二容置部用于放置耳柄,所述两个第二容置部平行设置,并且其中一个第二容置部与两个第一容置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耳帽放入第一容置部,耳柄放入第二容置部,两个第二容置部平行设置,可以节约两个第二容置部的占用空间;其中一个第二容置部与两个第一容置部相连通,使得两个容置腔的总体长度缩小为两个第一容置部加上一第二容置部,可以在不影响耳机的放置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缩小容置腔的占用空间,并且两个第二容置部朝向互相靠近的一方平行放置,占用的空间在第一容置部之间,减小了容置腔在耳机盒内的空间占用,从而提高了耳机盒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容置腔还包括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第一容置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容置腔内设置于第一容置部相连通的让位槽,可以在耳机放入容置腔后,当需要取出耳机时,将手指伸入让位槽内,将耳机取出,提高耳机取出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盖体上设有与容置腔相配合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盖体上开设容置槽,可以与容置腔相配合,形成耳机的放置空间,并且通过容置槽的设置,可以减少耳机盒壳体对耳机的挤压,增加耳机的放置空间。
可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电池、充电接头和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接头设置于第二容置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充电接头设置于第二容置部上,可以将耳柄放置于第二容置部时,即可对耳机进行充电,并且由于耳柄的厚度小于耳帽的厚度,所以第二容置部的放置深度小于第一容置部的放置深度;把充电接头设置于第二容置部上时,更易于与耳机相连接进行充电,提高了耳机充电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两个第二容置部各设有两个充电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容置部上设置两个充电接头,可以增加充电接头与耳机的接触面积;并且由于充电接头是通过接触点进行接触,经常会存在触点接触不准确的情况,从而影响耳机的充电效率,设置两个充电接头可以减少接头与耳机接触不准确的情况,可以提高耳机与充电接头的接触稳定性,从而提高耳机的充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达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畅达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38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