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滞留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530693.5 | 申请日: | 2022-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俎海发;李金;沈晓荣;仇璐;杨丰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3/04;E03F5/04;C02F3/32;C02F3/34;B01D24/02;A01G24/46;A01G2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沈敏强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滞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滞留设备。适用于生物滞留设施领域。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滞留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生物滞留池体,在生物滞留池体内设有用于生物滞留池体上方直接降水的上层处理单元和用于处理路面径流雨水的下层处理单元在生物滞留池体中部均匀布设有若干排水管,排水管均与出水管管路连接,所述上层处理单元布设在排水管上方,下层处理单元布设在排水管下方,在下层处理单元下方均匀布设有若干布水管,布水管均与进水管管路连接;所述上层处理单元从上而下依次设有覆土层、上层过滤层;所述下层处理单元从上而下依次设有下层过滤层、过渡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滞留设备。适用于生物滞留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传统生物滞留设施对重金属、总磷以及氨氮的去除率较高,但是对于总氮的去除效果不稳定,这源于生物滞留设施会释放硝态氮,导致总氮出流浓度高。这源于生物滞留设施脱氮产生的硝态氮提高了总氮的出流浓度,造成对周边地区水体的面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淹没区的改良型生物滞留设施,通过在生物滞留池底部连接雨水进水管并将雨水从生物滞留池中部的出水管排出,形成淹没区,创造厌氧环境以促进反硝化作用,从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通过有效去除氮磷等污染物,保留生物滞留设施的效能,提高雨水收集质量,同时增加生物滞留设施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滞留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滞留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生物滞留池体,在生物滞留池体内设有用于生物滞留池体上方直接降水的上层处理单元和用于处理路面径流雨水的下层处理单元在生物滞留池体中部均匀布设有若干排水管,排水管均与出水管管路连接,所述上层处理单元布设在排水管上方,下层处理单元布设在排水管下方,在下层处理单元下方均匀布设有若干布水管,布水管均与进水管管路连接;
所述上层处理单元从上而下依次设有覆土层、上层过滤层;
所述下层处理单元从上而下依次设有下层过滤层、过渡层。
在所述生物滞留池体内设有溢流井,并在溢流井的中部铺装出水管,在溢流井的底部铺装进水管。
所述上层过滤层和下层过滤层均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有粗砂层、蛭石层、沸石层,所述粗砂层、蛭石层、沸石层的厚度比例为8:1:1。
所述过渡层为粗砂层。
在覆土层与上层过滤层之间、上层过滤层下方、下层过滤层上方、下层过滤层与过渡层之间及过渡层下方均铺装透水土工布。
在所述排水管上均匀开有若干排水孔,在所述布水管上均匀开有若干布水孔。
在所述覆土层上种植植物。
在生物滞留池体底部铺装有混凝土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30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洁辊轮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防出水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