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重污染水体修复的水下导流式生物介质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8317.2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赵燎原;孙继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碧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315048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沧海路18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污染 水体 修复 水下 导流 生物 介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重污染水体修复的水下导流式生物介质箱,包括:填充有生物绳填料的中心导管,该中心导管顶端设有河水进水管以及菌液进水管,底端设有出液口和污泥出口;填充有扩增填料的扩增箱,该扩增箱上设有菌液缓释口;以及设置在中心导管底部与所述污泥出口导通的污泥收集箱。本实用新型两级生物法原理,促进水体土著微生物繁殖,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达到净化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基建施工,装置安装便捷,运行成本低廉,而且本装置采用菌剂导入和污泥导出方式,具有良好的长期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重污染水体修复的水下导流式生物介质箱。
背景技术
目前,河湖重污染水体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如载污疏浚、曝气充氧等)、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物理修复法主要是指通过引水清淤、机械除藻等措施,来排除水中的污染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在一段时间后,水体水质会还原为污染治理前的状态。而利用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在营养物质上和水能的利用上是竞争者,但是,水生植物培养成长速度缓慢,对于重污染水体很难见效,并且存在着工程处理后的植物处理问题。
微生物修复集成技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吸附、转化或降解水环境污染物,实现水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措施。修复过程可自然、原位地进行。该技术具有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系统性等诸多优点将成为水体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微生物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环境较为敏感。当采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进行修复时,一般采用利用敷设在水底的微生物培养装置,针对水体自身含有的菌群进行驯化和扩增,从而得到高浓度的菌液,目前还没有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很强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污染水体修复的水下导流式生物介质箱,该生物介质箱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自带的碳源,通过结构的设计,促进水体微生物繁殖,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一种水下导流式生物介质箱,包括:
填充有生物绳填料的中心导管,该中心导管顶端设有河水进水管以及菌液进水管,底端设有出液口和污泥出口;
填充有扩增填料、且与所述中心导管的出液口密封导通的扩增箱,该扩增箱上设有菌液缓释口;
以及设置在中心导管底部与所述污泥出口导通的污泥收集箱。
进入本实用新型菌液进水管的水体一般是经过充氧处理的富氧水体。所述生物绳用于为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聚集提供载体,在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生物绳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经过充氧的水体以一定的流速流过生物绳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会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使水体得到净化,同时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随之增厚,当生物膜增长到一定厚度时,向生物膜内部扩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状态,而内层则会呈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并最终导致生物膜的脱落,随后生物绳表面还会继续生长新的生物膜,周而复始,使水体得到净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设置河水进水管以及菌液进水管,设置河水进水管一方面可以为输入的菌液提供河水环境,提高菌群的适应性;同时河水自带的有机污染物又给菌群提供了碳源养料,所以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含碳量较高的高污染水体的修复和净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碳水体修复的水下导流式生物介质箱。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有生物绳填料的驯化管,该驯化管两端分别与扩增箱进液口和中心导管出液口导通。经过中心导管初步驯化和净化处理的菌液进一步进入到驯化管,在其内生物绳填料表面进一步驯化培养和初步的扩增,最终进入到扩增箱中进行扩增,得到满足要求的高浓度的菌液。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导管顶部穿过扩增箱,该端设有所述的河水进水管以及菌液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碧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碧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83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制动性能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加压测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