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图胸导联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5915.4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2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321 | 分类号: | A61B5/321;A61B5/28 |
代理公司: |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 | 谌丹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电图 胸导联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图胸导联连接结构,包括硅胶导联垫板,所述硅胶导联垫板的表面开设有镶嵌凹槽,所述镶嵌凹槽的内部镶嵌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内侧设置有电极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硅胶导联垫板和海绵块,海绵块安装在硅胶导联垫板内,将其电极片直接按压海绵块内,通过海绵块的形变凹陷进行包裹固定,保证电极片不会发生脱落,使本实用新型多个电极片串联在一起同时贴合到身上,提高放置效率,通过硅胶导联垫板自身与皮肤接触,表面之间产生阻力效果,起到粘连效果即可达到固定作用,同时硅胶导联垫板处于胸侧部的位置,在重力作用下,实现下坠形变,进而与胸侧部表面贴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心电图胸导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电图胸导联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心电图机普遍应用于医院以及各种健康体检机构,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心电导联包括与肢体相连的肢导联和与胸部相连的胸导联,其中用于胸导联的电极大多采用胸吸球结构,胸吸球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连接,使用时胸吸球通过负压作用吸在胸部相应位置,采集心电信号,并通过导联线将信号传输给心电图机。
现有的胸导联操作时,需要先一定程度的按压吸球,再将吸球的金属电极部分一个一个分别贴于胸部指定位置,使其对电极片贴附耗时繁琐,同时采用按压吸球进行吸附固定,当其体瘦时,容易发生吸附不牢固而出现脱落,影响采集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电图胸导联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图胸导联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电图胸导联连接结构,包括硅胶导联垫板,所述硅胶导联垫板的表面开设有镶嵌凹槽,所述镶嵌凹槽的内部镶嵌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内侧设置有电极片,所述海绵块的背面固定有多个双面胶条,所述双面胶条与硅胶导联垫板通过粘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硅胶导联垫板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筋条,且弹性筋条位于硅胶导联垫板的内部呈网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硅胶导联垫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气通孔,所述透气通孔的纵截面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透气通孔的内部镶嵌有塑料筒,所述塑料筒的中心轴线和透气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塑料筒的内端固定有隔离纱网。
优选的,所述塑料筒的纵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隔离纱网与塑料筒之间通过粘性胶粘连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硅胶导联垫板和海绵块,海绵块安装在硅胶导联垫板内,将其电极片直接按压海绵块内,通过海绵块的形变凹陷进行包裹固定,保证电极片不会发生脱落,使本实用新型多个电极片串联在一起同时贴合到身上,提高放置效率,同时电极片通过按压使海绵块产生形变凹陷进行镶嵌固定,进而可以根据不同体型段的人体位置对电极片按压镶嵌到相对应的海绵块内,使其电极片的使用位置可调,将导联后的电极片采用硅胶导联垫板放置在人体上,其硅胶导联垫板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压覆在皮肤上,同时硅胶导联垫板自身的四周表面与皮肤接触,此时硅胶导联垫板表面和皮肤之间产生相互摩擦阻力,阻碍其硅胶导联垫板在皮肤上进行滑移,进而通过摩擦阻力效果,将硅胶导联垫板快速固定到皮肤上进行导联连接,其中硅胶导联垫板处于胸侧部的位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实现下坠形变,进而与胸侧部表面贴合,使本实用新型对电极片的固定分布更加快速精准,不会发生脱落位移而影响检测采集效果,通过设计的弹性筋条,弹性筋条设置在硅胶导联垫板内,增加硅胶导联垫板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其贴合皮肤更加紧密,不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未经慈溪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慈溪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5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