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焊接可调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5637.2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斌;竺高翔;王彦杰;王志超;柳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宁波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 代理人: | 张圆;薛月霞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焊接 可调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管焊接可调夹具,包括用于水平对位调节的水平夹持组件(1)和用于高度对位调节的高度夹持组件(2),所述水平夹持组件(1)与高度夹持组件(2)分别用于夹持两根待焊接在一起的钢管(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两根钢管进行机械夹持固定,并可对两根钢管进行精准调节对位,保证焊接质量的一种钢管焊接可调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焊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钢管焊接可调夹具。
背景技术
在脐带缆成缆过程中,因为盘具限制只能装五公里的钢管,有时需要成十几公里或者二十几公里的缆时,则需要在途中换盘,将新盘钢管的头端和旧盘钢管的尾端进行焊接。
传统的焊接方式是需要一人手持两根钢管进行对接,另一人使用焊枪进行焊接,而该过程焊缝为人工控制,且两根的钢管的重量极大,不易控制调节,使得人工定位钢管具有不稳定性,易发生很大的误差,影响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两根钢管进行机械夹持固定,并可对两根钢管进行精准调节对位,保证焊接质量的一种钢管焊接可调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管焊接可调夹具,包括用于水平对位调节的水平夹持组件和用于高度对位调节的高度夹持组件,所述水平夹持组件与高度夹持组件分别用于夹持两根待焊接在一起的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通过水平夹持组件固定新盘钢管的头端,高度夹持组件固定旧盘钢管的尾端,或者高度夹持组件固定新盘钢管的头端,水平夹持组件固定旧盘钢管的尾端,而后再根据两个钢管的位置,对高度夹持组件进行高度调节与对水平夹持组件进行横向与纵向调节,使两个钢管的端部正对且缝隙适合进行焊接,因为两根钢管是分别采用水平夹持组件与高度夹持组件进行焊接的,其夹持力以及夹持稳定性均优于人工手动夹持,而且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也不易因为焊接高温或者焊接失误出现工伤事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水平夹持组件与高度夹持组件上均设有用于夹持钢管的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上模块与下模块,在夹持模块合模时,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会形成用于夹持钢管的钢管孔,通过所述改进,实现对钢管的夹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连接有导向柱,通过所述改进,在上模块与下模块进行合模时,稳定性与准确性更高,保证上模块与下模块的夹持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上模块与下模块在合模时对钢管造成不必要的磨损,保证钢管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柱的插入端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导向柱的外层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设于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在合模时适用于不同管径的钢管,而且均能起到稳定的夹持固定的效果,同时也可避免上模块与下模块在合模时,对钢管造成过载挤压,出现钢管变形的情况,在完成对钢管的夹持固定后,通过定位螺栓来固定,以保证夹持固定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块靠近下模块的一侧设有若干块上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之间设有上定位槽,所述下模块靠近上模块的一侧设有若干块下定位块,所述下定位块之间设有下定位槽,当上模块与下模块合模时,上定位块嵌入下定位槽中,下定位块嵌入到上定位槽中,通过所述改进,因为钢管原先是在盘具中盘旋储存的,在钢管从盘具中取出时,钢管还是保持着弯曲的结构特点,不过曲率较小,为保证焊接质量,需要使钢管保证平直状态,而通过若干块上定位块、下定位块的设计,可以延长固定夹持的长度,可以更好的校正钢管的弯曲状态,以便于保证两根钢管在焊接时的焊接质量,同时上定位块与下定位槽的嵌合,上定位槽与下定位块的嵌合,可以更好的保证在合模时,上模块与下模块移动的准确性,并且具有合模校正的功能,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合模对钢管造成磨损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高度夹持组件还包括连接座和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与连接座进行传动连接用于控制高度夹持组件的夹持高度,通过所述改进,实现高度夹持组件的高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5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源冗余电路
- 下一篇:一种能够除臭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