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23556.9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2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司福全;张永生;闫小山;董海军;梁兆旸;李晓;赵龙喜;韩潇;徐昊;张弟伟;严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B17/06;E02D27/12;E01D19/0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志健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平台 搭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涉及路桥施工技术领域,能够代替原有的钻孔平台搭接方案,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具备施工方便,节省成本的优点。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包括管桩以及支栈桥,还包括桩顶横梁、桩顶平台以及路基板。桩顶横梁设置在所述管桩上。桩顶平台设置在所述桩顶横梁上。路基板搭接在所述桩顶平台与所述支栈桥上。桩顶平台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内制作好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与管桩的现场施工同步进行,大幅提升施工进度。路基板可以进行模块化制作和安装,在钻孔平台搭设完成后,还能够拆除再利用。桩顶平台和路基板能够代替原有的钻孔平台搭接方案,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具备施工方便,节省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钻孔平台与栈桥施工方法类似,采用桥面钢板+分配梁+贝雷梁+承重梁+钢管桩的组合,搭设费时费工,每个墩位的桩机全部施工完成后才可以拆除,材料利用率低,拆除时较为繁琐,施工周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能够代替原有的钻孔平台搭接方案,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具备施工方便,节省成本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包括管桩以及支栈桥,还包括:桩顶横梁,设置在所述管桩上;桩顶平台,设置在所述桩顶横梁上;以及路基板,搭接在所述桩顶平台与所述支栈桥上。
有益效果: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包括管桩以及支栈桥,还包括桩顶横梁、桩顶平台以及路基板。桩顶平台和路基板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在工厂内制作好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与管桩的现场施工同步进行,大幅提升施工进度。桩顶平台和路基板能够代替原有的钻孔平台搭接方案,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具备施工方便,节省成本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桩顶平台包括:桩顶纵梁,设置在所述桩顶横梁上;以及钢面板,设置在所述桩顶纵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桩顶纵梁的数量为至少三根,所述桩顶纵梁与所述桩顶横梁垂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桩顶纵梁为H型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钢面板的厚度不小于1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路基板包括:承重梁,设置在所述支栈桥上;底框,一端搭接在所述承重梁上,另一端搭接在所述桩顶平台上;以及路基面板,设置在所述底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底框包括底框横梁以及底框纵梁,所述底框纵梁为至少三根,所述底框横梁为若干。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底框横梁和所述底框纵梁为H型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钻孔平台搭设结构,所述桩顶横梁、桩顶平台以及所述路基板上均喷涂有防锈底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底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水电四局南方(珠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23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铰及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射频前端模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