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19496.3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余坚;徐亮;汪晓燕;袁齐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御匠箱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23 | 分类号: | B62J9/23;B62J9/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樊岑遥 |
地址: | 31421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 车尾 快速 拆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属于工装技术领域,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卡钩,所述的下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卡钩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下连接板上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的限位槽一中设置有能够使得上连接板锁死在下连接板上或者使得上连接板脱离出下连接板的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快速拆装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拆装板,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
背景技术
现在摩托车越来越受到年青人的青睐,在骑摩托车的过程中,用户经常需要根据携带物品的大小将后尾箱从摩托车卸下或重新装上。
目前,摩托车上装配的后尾箱安装方式是先将连接底板固定在摩托车后货架上,再用螺栓从后尾箱内部穿过,从底板下面用螺母将后尾箱固定在连接底板上。如果需要卸下后尾箱,需要先拧掉固定用的几个螺母以及螺栓,随后将连接底板整个取下,才能将后尾箱卸下,整个拆装过程较繁琐,同时还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
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能够对摩托车尾箱进行快速拆装,且操作简单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将尾箱快速的安装在摩托车后座上以及对尾箱的快速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卡钩,所述的下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卡钩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的下连接板上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的限位槽一中设置有能够使得上连接板锁死在下连接板上或者使得上连接板脱离出下连接板的锁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有相匹配的卡钩与卡槽能够使得上连接板卡在下连接板上,通过将设置有限位槽一与锁定机构能够使得上连接板无法在下连接板上水平移动,从而使得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固定,通过解除锁定机构能够使得上连接板重新开始水平移动,从而能够将上连接板进行拆卸,通过将上连接板固定于摩托车尾箱底部,通过将下连接板固定于摩托车尾座上,实现了摩托车尾箱在摩托车尾座上的快速拆装,具有结构稳固且操作简单的优点。
在上述的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中,所述卡钩的竖截面呈 L形,所述的卡槽分为开槽一和开槽二,所述开槽一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开槽二的竖截面呈与卡钩相匹配的L形,且所述的开槽一和开槽二相连通,所述的卡钩能够被开槽一容纳,所述的卡钩与所述开槽二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有开槽一使得卡钩能够装配至开槽一中,通过设置有开槽二能够将卡钩进行竖直向的限位,结合锁定机构的水平向限位,实现了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固定,结构可靠且操作简单。
在上述的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上连接板上的限位槽二,所述的限位槽二内固定有限位片,所述限位槽一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固定有锁片,所述的转轴和所述锁片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锁片的一侧能够抵靠在限位片上。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设置有锁片与转轴,并在锁片与转轴之间设置有扭簧能够使得锁片的一端始终与限位片相抵靠,通过按压锁片的另一端能够使得锁片发生转动,使得锁片与限位片分开,上连接板能够由锁定状态切换至活动状态并脱离出下连接板来完成拆卸,结构简单可靠。
在上述的摩托车尾箱的快速拆装板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上连接板上的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槽一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上固定有锁片,所述的转轴和所述锁片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锁片的一侧能够抵靠在限位槽二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御匠箱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御匠箱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194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