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07583.7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8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彦;于绍辉;肖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14 | 分类号: | B21D11/14;B21D11/22;B21D4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康锦鹤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工程 折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具体涉及配电工程技术领域,现有的折弯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弯折材料,需要手动调整材料的位置,操作较为不便,对一个材料进行多次弯折时,需要人工进行送料,折弯效率不高,所述底座板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通过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压轴下移,完成对材料的折弯操作,操作便捷,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分别带动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大齿轮转动,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大齿轮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材料移动,自动传送材料,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折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是指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通常分为强电和弱电两种,电能的传输,是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环节,发电厂与电力负荷中心通常都位于不同地区,在水力、煤炭等一次能源资源条件适宜的地点建立发电厂,通过输电可以将电能输送到远离发电厂的负荷中心,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
但是目前的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存在以下的缺陷:
1、现有的折弯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弯折材料,需要手动调整材料的位置,操作较为不便;
2、对一个材料进行多次弯折时,需要人工进行送料,折弯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折弯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弯折材料,需要手动调整材料的位置,操作较为不便,对一个材料进行多次弯折时,需要人工进行送料,折弯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底座板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小齿轮,小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大齿轮,小齿轮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大齿轮,第一大齿轮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大齿轮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下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压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板上表面开设有与小齿轮相对应的活动槽,小齿轮另一侧中心处与支撑板一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大齿轮与第一转轴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外表面转动贯穿支撑板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大齿轮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外表面转动贯穿支撑板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一侧转动贯穿支撑板上表面,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螺纹块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压轴下移,完成对材料的折弯操作,操作便捷;
2、电机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分别带动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大齿轮转动,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大齿轮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材料移动,自动传送材料,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升折弯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整体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种配电工程用折弯装置整体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宏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07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辅助安装的塑钢缠绕管
- 下一篇:一种管廊侧壁排管预埋管振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