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固线装置和机柜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90217.5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冯硕;高冬;罗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郑朝然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线装 机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线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和机柜。其中,多用途固线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线板;所述固线板包括压板和两个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压板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板沿远离压板的方向朝背离另一所述连接板倾斜延伸布置,所述连接板具有背离所述压板的外侧壁,两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部,两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压板距离不同,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与相邻所述固线板的第二连接部可拆连接。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多用途固线装置,只需将相邻固线板进行不同的安装方式,即可适配不同型号的线缆,安装简单,拆卸灵活,可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和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设备机房中的设备类型也越来越复杂,这使得机柜内设备线缆的敷设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线缆进行梳理和固定,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传统机房中各类线缆通常采用扎带绑扎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如电源线路敷设不当或外部线路交叉,则易使热量无法正常散热,也易造成强电侵入设备引起发芯线起火。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线缆的正常散热,可采用的固线装置对线缆进行固定,固定装置有压片和阻燃垫块组合,通过阻燃垫款垫设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线缆,从而保证各类线缆的稳定固定。
但是,现有的这种固线装置的零部件及物料型号较多,安装不便且易丢失,同时,固线装置的安装效率较低,实施及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和机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线装置零部件较多的缺陷,实现适配不同线缆的同时,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线板;
所述固线板包括压板和两个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分别设于所述压板的两侧,且所述连接板沿远离压板的方向朝背离另一所述连接板倾斜延伸布置,所述连接板具有背离所述压板的外侧壁,两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部,两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压板距离不同,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与相邻所述固线板的第二连接部可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分别设于两连接板外侧壁底部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分别形成于两连接板内侧壁的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可拆的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可拆的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形成于一所述连接板外侧底部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形成于另一所述连接板外侧底部的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通孔部为形成于一所述连接板内侧壁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部为形成于另一所述连接板内侧壁的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沿所述压板一侧至另一侧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台的投影位于两所述第二凸台之间,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通孔位于两所述第二通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通孔部和第二通孔部交错布置于两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部平齐于所述压板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其中一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压板的垂直距离为10mm,另一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压板的垂直距离为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所述固线板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固线装置,所述固线板为不锈钢固线板,所述固线板的表面涂覆有塑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90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