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83762.1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卢松;向丽;卢渝;向卢;向雪绒;侯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长亨物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3/10 | 分类号: | F28C3/10;C04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4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矿渣 研磨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该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不能有效起到节能的效果,且不便于对设备进行组装处理的技术问题。该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左外壳;所述左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右外壳,所述右外壳与所述左外壳卡合连接,所述右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插销。该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只需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风从进气管进入左外壳、右外壳的内部,通过导热板对余热进行导热收集,热量随着风经过插销导入至驱动组件的内部,通过出风组件对余热进行导出对矿砂分进行烘干处理,从而实现了对余热的充分利用和便于组装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渣粉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粒化高炉矿渣是炼铁厂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到的以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水淬成粒后所得的工业固体废渣,大部分为玻璃质,具有潜在水硬胶凝性。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粉锅炉排出的工业固体废渣,主要以玻璃质为主。
目前,专利号为CN201510517249.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熔融渣粒化及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粒化喷管,所述粒化喷管上设置有进渣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风机相连,所述熔融渣粒化及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被热风炉加热的锅炉,所述进气口与锅炉上的过热蒸汽出口相连。本发明能够在熔融渣粒化阶段提供高压风和过热蒸汽两种的流体进行粒化做功,并且由热风炉加热锅炉产生过热蒸汽作为粒化动力,节约的粒化过程中的电能消耗。其采用的是通过过热蒸汽对热能进行回收,但该热能回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不能有效起到节能的效果,且不便于对设备进行组装处理,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
因此,针对上述日常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后不能对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和不便于组装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该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不能有效起到节能的效果,且不便于对设备进行组装处理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该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左外壳;所述左外壳的外侧设置有右外壳,所述右外壳与所述左外壳卡合连接,所述右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插销,所述右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右外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固定安装有多个,所述左外壳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设置有保温软管,所述保温软管的一端设置有出风组件。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研磨用余热回收装置时,通过将右外壳沿着左外壳卡合在研磨设备的外侧,通过将插销沿着右外壳插入左外壳中,对左外壳和右外壳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插销对驱动组件与左外壳、右外壳进行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风从进气管进入左外壳、右外壳的内部,通过导热板对余热进行导热收集,热量随着风经过插销导入至驱动组件的内部,通过保温软管导入至出风组件中,通过出风组件对余热进行导出对矿砂分进行烘干处理,从而实现了对余热的充分利用和便于组装处理。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固定接头,所述第一固定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接头设置有两组,另一所述第一固定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右外壳的外侧,通过第一固定接头的设置对连接管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接头的内侧,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固定接头卡合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接头,所述第二固定接头与所述连接管卡合连接,通过将连接管沿着第一固定接头卡入,将连接管沿着第二固定接头卡入,对固定块与左外壳、右外壳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长亨物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长亨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83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摩托车中置动力总成
- 下一篇:一种奶制品用塑料杯一体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