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降解分体式无卯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82677.3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3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康立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体式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降解分体式无卯封堵装置,包括网体编织单元、网体塑形单元和网体封堵输送单元,所述的网体编织单元用于网体的编织;所述的网体塑形单元用于对编织的网体进行塑形;所述的网体封堵输送单元用于将塑形后的网体输送至封堵缺损部位的开口,并完成对网体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根据卵圆孔的结构调节腰部的距离,大幅度提高了通用性能;同时从网体的编织、塑形均实现半自动化,节距控制精准、治具重复使用率高,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降解分体式无卯封堵装置,涉及心脏领域的封堵。
背景技术
1. 卵圆孔是胎儿心房间的通道,位于房间隔的中下部,是由继发隔下缘与原发隔形成的一个“片阀样”结构。在怀孕期间,含氧的胎盘血液可以通过此结构到达胎儿的动脉循环,是一处重要的生理通道。出生后,随着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发生功能性闭合,1 年
内达到解剖性闭合。>3岁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PFO),成年人 PFO 的发生率约为 25%。
2.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导管技术的发展,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成为微创治疗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以及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现有技术中的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包括双盘封堵面和一个于所述双盘封堵面垂直相连的细腰组成,细腰将原发隔与继发隔挤压变形,双盘封堵面对变形后的缺损夹合固定以阻挡血液流通。
3.现有技术中的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只适合治疗原发隔与继发隔交叠较短的卵圆孔未闭,对于交叠较长的卵圆孔未闭很难起到封堵的效果,治疗后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分流,极易诱发血栓形成。并且传统封堵器的双盘面之间的距离固定,无法根据卵圆孔的结构调节腰部的距离,使封堵器顺应卵圆孔的解剖结构。
同时,现有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大都属于有卯结构,卯头在降解过程中较网体长,易掉落形成血栓。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解分体式无卯封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降解分体式无卯封堵装置,包括网体编织单元、网体塑形单元和网体封堵输送单元,所述的网体编织单元用于网体的编织;所述的网体塑形单元用于对编织的网体进行塑形;所述的网体封堵输送单元用于将塑形后的网体输送至封堵缺损部位的开口,并完成对网体的定位。
所述的网体封堵输送单元包括上网体、下网体、弹性伸缩管和输送器,所述的上网体和下网体相对设置,在所述的上网体和下网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弹性伸缩管,所述的上网体、弹性伸缩管和下网体通过收紧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输送器用于将上网体、弹性伸缩管以及下网体送到缺损部位,并收紧上网体和下网体后打结撤出;所述的收紧线为可吸收生物相容性缝合线。
所述的输送器包括紧固件、输送线缆和鞘管,该紧固件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输送线缆的一端,该输送线缆的另一端与鞘管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在该紧固件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紧线穿过的通孔。
在收拢状态下,所述的上网体、弹性伸缩管以及下网体均通过输送线缆和鞘管进入缺损部位。
所述的上网体和下网体均呈圆盘状设置。
所述的网体编织单元包括活动块、挂钩、弹簧、固定块和芯棒,该固定块的连杆部延伸至所述活动块的内部,并与所述的活动块同轴设置;螺钉的头部位于活动块的螺钉安装孔内,该螺钉的螺杆部与所述固定块的连杆部螺纹连接在一起;在所述连杆部的外围套装有弹簧,该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的固定块上,另一端顶在所述的活动块上;所述的芯棒套在固定块以及活动块的外围,该芯棒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台阶槽相邻设置,另一端随着活动块的移动,与所述活动块的台阶槽动配合;在所述的固定块以及活动块上均设置有挂钩,在所述芯棒的外围布满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82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