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73210.2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5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剑东;朱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张腾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理 山体 滑坡 防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主要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抗滑桩、第三抗滑桩、多组第二抗滑桩和多组连接板的配合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进行固定。一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排出口将滑落下来的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排出,利于对于滑坡的治理。另一方面通过在多组连接板上设置渗水孔,将雨水排出,通过排水槽排出,防止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连带桩体一同下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灾害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滑坡是山地灾害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开展山地灾害的防治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件大事。现有技术中,对于滑坡的治理,通常采用的防治方法有打桩及灌浆的方式,桩体通常为单排结构,且桩体底部会下放至滑移面的下方,即将滑坡体的滑移面切断,并进行阻隔,使滑坡体无法下滑。但是滑坡体的滑移面一般为弧形,当雨水量较大时,滑坡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会连带桩体一同下滑,因为桩体的介入,滑坡所导致的危害更大,该种防治防治治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抗滑桩、第三抗滑桩、多组第二抗滑桩和多组连接板的配合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进行固定,通过排出口将滑落下来的斜坡上的土体排出,通过在多组连接板上设置渗水孔,将雨水排出,通过排水槽排出,防止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因雨水的渗入重量增加,深入滑移面下的桩体将无法承担更大重量的滑坡体,滑坡体连带桩体一同下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理山体滑坡的防滑结构,包括山体、第一抗滑桩、第二抗滑桩、第三抗滑桩、排水槽和格挡板,所述第一抗滑桩、第二抗滑桩、第三抗滑桩、排水槽和格挡板皆位于山体的相同一侧,所述第一抗滑桩与第二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抗滑桩和第三抗滑桩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抗滑桩设置有多组且呈不同设置,多组所述第二抗滑桩与第一抗滑桩和第三抗滑桩以及格挡板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格挡板的一侧连接有前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格挡板的一侧连接有后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排出口。
优选的,多组所述第二抗滑桩之间连接有连接板,多组所述连接板呈不同设置,且所述第一抗滑桩相邻的第二抗滑桩与第三抗滑桩相邻的第二抗滑桩呈同一高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组渗水孔,多组所述渗水孔呈相同设置且均匀分布在连接板表面。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位于格挡板和多组连接板之间,所述排水槽的一端与前板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槽的另一端与后板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顶端靠近格挡板一侧安装有左板,所述排水槽顶端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的厚度呈相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固定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端呈同一高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山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板,且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皆与山体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抗滑桩、第三抗滑桩、多组第二抗滑桩和多组连接板的配合将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进行固定。
2、通过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排出口将滑落下来的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排出,利于对于滑坡的治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煤湖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73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