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水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72312.2 | 申请日: | 202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8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詹钟源;乐多墘;陈隆弟;巫华仁;蔡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明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水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设置于井孔的降水井本体以及填埋于降水井本体与井孔内壁之间的细石疏水层;降水井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密目网、钢丝网以及钢构骨架,密目网位于降水井靠近细石疏水层的一侧。本申请的降水井结构通过细石疏水层与密目网的共同作用极大地降低降水井本体侧壁被堵塞的可能性,有利于使降水井保持良好的降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降水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水井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整治是指按照河道演变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以适应防洪、航运、供水、排水等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的工程措施。现有的在对河道进行整治时,通常需要对上游关闸截流以及对下游开闸放水,并且通过管井降水的方式降低待整治河道的淤泥含水率,以便于后续的淤泥固化工作。
管井降水过程一般是在带降水区域开挖井孔,然后将降水井安装于井孔内部;降水井外侧的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透过降水井的滤水外壁并流入降水井内部,最终井内的水通过抽水设备以及抽水管后从降水井内抽出,实现降水井的降水功能。
然而,现有的降水井在使用时,地下水透过降水井外壁、地下水内部带有的泥沙可能堵塞住降水井的透水区域,从而造成降水井的降水效果减弱,使得地下水难以快速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降水井保持良好的降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水井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水井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设置于井孔的降水井本体以及填埋于降水井本体与井孔内壁之间的细石疏水层;所述降水井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密目网、钢丝网以及钢构骨架,所述密目网位于降水井靠近细石疏水层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细石疏水层能够在地下水流动时使粘性较强的泥沙粘附于细石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阻截泥沙的作用,作为第一层的过滤系统;地下水经过细石疏水层后透过密目网流入降水井中,此时密目网也能够将泥沙阻隔于降水井本体外侧,从而作为第二层的过滤系统;细石疏水层与密目网的共同作用能够极大降低降水井本体侧壁被堵塞的情况,有利于使降水井保持良好的降水效果。另外,钢丝网的设置用于起到支撑密目网的作用,减少密目网受力后向降水井内部形变、回缩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钢构骨架包括连接筋以及多根支撑筋,每一所述支撑筋均呈竖直设置,所有支撑筋沿降水井本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筋呈螺旋状,所述连接筋连接于各个支撑筋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筋以及各个支撑筋支撑的钢构骨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来自外侧的细砂疏水层以及地下水的压力,减少降水井本体受力后向内形变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降水井本体内部滑移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座以及安装于升降座外侧的多组液压缸,所述升降座的中部设有供抽水管穿过的让位孔;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常态处于缩回状态,当所述液压缸动作时,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抵紧于钢丝网并推动钢丝网向外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降水井本体排水时,当观察到地下水水位升高以及抽水管的排水速度变慢时,可能有泥沙堵塞于密目网外侧;此时通过控制液压缸反复动作,液压缸的活塞杆能够反复击打钢丝网并推动钢丝网、密目网向外移动,从而将堵塞的泥沙打散,使得降水井重新具有良好的降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筋的内侧固定有竖向设置的多个导向筋,所述导向筋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升降座的外侧安装有多个滑扣,每一所述滑扣均设有与导向筋滑移适配的卡槽,所述卡槽槽口至槽底的间距大于导向筋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升降座在使用时,通过滑扣与导向筋的配合能够使升降座沿着降水井本体的中轴线向下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降低了升降座向下移动时发生偏转、升降座卡在降水井本体中部难以取出的可能性,同时能够使固定于升降座的液压缸保持良好的使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明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三明市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72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