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物料二维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69515.6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9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任璐璐;任迪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蜜蜂堂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50 | 分类号: | B01F31/50;B01F35/53;B01F3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物料 二维 混合 | ||
本申请公开了数控物料二维混合机,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其中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控制箱之间设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申请通过混合桶、螺纹杆、伺服电机和阻尼降噪桶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伺服电机在带动混合桶反复进行正向和反向转动时,能够在螺纹杆的螺纹作用下推动混合桶在水平方向移动,使物料左右掺混更加均匀,同时在两层混合桶之间安装阻尼降噪桶,通过阻尼降噪桶内部的金属球之间相互摩擦消耗系统能量,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尽量避免了物料在进行混料过程中与混料桶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数控物料二维混合机。
背景技术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设备。在混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
现有的混合机一般通过电机带动混料桶进行转动进行混料工作,由于混料过程中混料桶只在竖直方向旋转,不方便混料桶之间的物料发生左右来回的掺混运动,导致混料桶的混料效率较低,同时物料与混料桶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不方便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的混合机一般通过电机带动混料桶进行转动进行混料工作,由于混料过程中混料桶只在竖直方向旋转,不方便混料桶之间的物料发生左右来回的掺混运动,导致混料桶的混料效率较低,同时物料与混料桶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不方便用户使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数控物料二维混合机。
本申请提供数控物料二维混合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数控物料二维混合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控制箱之间设有混合桶,所述混合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其中一个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控制箱且与所述控制箱相螺接,所述控制箱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贯穿与所述控制箱相螺接的所述螺纹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
所述混合桶分为两层,两层所述混合桶之间设有多个阻尼降噪桶,多个所述阻尼降噪桶之间设有拉簧,多个所述阻尼降噪桶之间通过所述拉簧相互固定连接,位于两端的所述阻尼降噪桶通过所述拉簧与所述混合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阻尼降噪桶的外表面上开设有降噪孔,所述阻尼降噪桶的内腔中盛设有金属球。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时,用户将需要进行混合的物料导入至混合桶内部,然后启动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反复进行正向和反向转动转动电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混合桶进行转动,使混合桶尽量两个方向的转动和摆动,此时物料在混合桶内随混合桶转动、翻转、混合,使物料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伺服电机在带动混合桶转动时,能够在螺纹杆的螺纹作用下推动混合桶在水平方向反复左右移动,使物料左右掺混更加均匀,尽量避免了现有的混合机一般通过电机带动混料桶进行转动进行混料工作,由于混料过程中混料桶只在竖直方向旋转,不方便混料桶之间的物料发生左右来回的掺混运动,导致混料桶的混料效率较低的问题。
物料在混合过程中与混合桶碰撞产生的能量通过混合桶传输和拉簧传输至阻尼降噪桶内部,使拉簧进行反复伸缩消耗能量,同时通过阻尼降噪桶内部的金属球与金属球之间以及金属球与阻尼降噪桶内壁之间相互摩擦,消耗系统能量,从而实现对混合桶进行降噪的目的,尽量避免了传统的物料混合机在对物料进行混合时,由于物料与混合装置反复撞击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控制箱均与所述底座相垂直,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控制箱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混合桶顶部两端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支撑板有控制箱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混合桶顶部两端之间的间距,能够尽量避免混合桶在转动过程中与控制箱和支撑板之间产生摩擦,影响对物料进行混合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蜜蜂堂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蜜蜂堂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9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5G射频芯片屏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