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除雾型汽车前挡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63437.9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城市俊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2 | 分类号: | B60S1/02;B60J1/00;B60S1/5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汽车 玻璃 | ||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除雾型汽车前挡玻璃,包括玻璃本体和玻璃外框,所述玻璃本体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留有隔热间隙,所述玻璃本体的左侧设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上设有均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块、玻璃本体和玻璃外框在玻璃本体的左侧形成循环腔,所述循环腔对应的内侧玻璃上设有气接头,所述气接头通过气管与负压泵连接,所述玻璃本体的右侧设有用于隔热间隙进气的循环槽,所述外侧玻璃的内侧设有防雾层;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防雾气功能,其相对于空调除雾而言,能耗较低,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除雾型汽车前挡玻璃。
背景技术
在秋冬或者冬春交接的多雨潮湿的季节,汽车前挡风玻璃非常容易起雾,这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影响驾驶人员的视线,对车上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隐患,目前汽车除雾的方法是打开空调进行除雾,但是空调除雾增加了能耗,不利于低碳环保的要求,同时影响驾驶人员和乘客的舒适度或者驾驶人员降低车速,使用抹布抹除雾气,这种方法既不便捷,也不安全,由于玻璃起雾的主要原因是:车内空气中的水与玻璃接触时,预冷凝结成小水滴,在玻璃上形成一层雾水,所以消除空气与玻璃的温差,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除雾型汽车前挡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自动除雾型汽车前挡玻璃,包括玻璃本体和玻璃外框,所述玻璃本体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留有隔热间隙,所述玻璃本体的左侧设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上设有均布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块、玻璃本体和玻璃外框在玻璃本体的左侧形成循环腔,所述循环腔对应的内侧玻璃上设有气接头,所述气接头通过气管与负压泵连接,所述玻璃本体的右侧设有用于隔热间隙进气的循环槽,所述外侧玻璃的内侧设有防雾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雾层采用透明的疏水性TPU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本体右侧的循环槽内安装有过滤块。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块采用复合吸水滤纸,通过过滤块过滤车内空气中的水气和杂质,避免外侧玻璃内侧形成雾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泵对循环腔和隔热间隙抽负压,车内的空气经过过滤块过滤后,空气中的水汽和杂质过滤掉,进入隔热间隙和循环腔,消除内层玻璃内外侧温差,分流孔的作用使气流在隔热间隙中均布分布,防雾层采用疏水性材料制成,避免外侧玻璃的内外侧温差导致形成水雾,由于通过过滤块吸水后,气流中的水分较少,再通过防雾层进一步防止在外层玻璃内侧形成雾气,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防雾气功能,其相对于空调除雾而言,能耗较低,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玻璃本体;2、玻璃外框;3、分流块;4、循环腔;5、气接头;6、分流孔;7、过滤块;8、外层玻璃;9、内层玻璃;10、隔热间隙;11、防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城市俊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丰城市俊风安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3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软土地基的预应力管桩承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