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尾灯配合面差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61884.0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30 | 分类号: | B60Q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尾灯 配合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尾灯配合面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身内的尾灯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灯壳包括前灯壳以及后灯壳,所述前灯壳内设有多组发光元器件;所述后灯壳与前灯壳的后端面相接,所述后灯壳的后端面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调节螺母的安装脚孔,使得安装脚孔壁面与车身壁面间距可调节量范围为±1mm,所述后灯壳与车身相接固定;提高与车身相接的贴合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壳加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尾灯配合面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尾灯,是指安置在尽可能接近车尾处,显示不间断灯光的白灯。用于显示本车的动态和辨别他车动态,并供判断车辆交叉相遇局面或追越。
目前,传统工艺上普通尾灯与车身的固定结构,与车身匹配的间隙,全依靠焊接工艺调整,对焊接工艺要求很高,导致生产合格率低,成本高、费时费力,灯具与车身配合不好,导致客户投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尾灯配合面差安装结构,提高与车身相接的贴合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可调节尾灯配合面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身内的尾灯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灯壳包括前灯壳以及后灯壳,所述前灯壳内设有多组发光元器件;所述后灯壳与前灯壳的后端面相接,所述后灯壳的后端面设有两个用于安装调节螺母的安装脚孔,使得安装脚孔壁面与车身壁面间距可调节量范围为±1mm,所述后灯壳与车身相接固定。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调节螺母所处轴线与X方向平行,进而调节与车身的适配距离。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后灯壳的后端面一体形成两个插销座,每个插销座各设有一插销件,所述插销件与车身相接以锁定X方向以及Z方向。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插销座的圆周壁面上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三角形结构。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插销件包括插头段以及杆体段,所述插头段与杆体段之间还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直径要小于杆体段以及插头段。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后灯壳的壁面上还设有一卡件,所述卡件用于与车身体的Y方向对接固定。
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前灯壳包括灯罩以及装饰罩,所述装饰罩与灯罩卡接固定,所述灯罩与后灯壳相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以实现以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后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调节螺母与车身相接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1实施例的插销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调节螺母1、卡件2、插销件3、安装脚孔4、插销座5、加强筋6、后灯壳7、车身8、杆体段11、过渡段12、插头段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1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回损测试对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高精密挖掘机连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