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60476.3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常飞;刘甲俊;林昊;崔灿;顾希雅;张炎;凌清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5/107 | 分类号: | H01P5/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同轴 波导 过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包括J.2.92‑KFDB3接头、同轴内导体、绝缘体、空气腔、同轴探针、波导,所述波导上方设有宽边开口,所述同轴探针设置在波导内部,所述同轴内导体一侧从上至下依次穿过绝缘体、空气腔、宽边开口与同轴探针固定连接,所述同轴内导体另一侧与J.2.92‑KFDB3接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过渡方式不密封、传输形式不灵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损耗、宽频带、驻波小、密封好的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和毫米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毫米波收发组件技术的发展,高频段,小体积及集成化成为趋势,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单层传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组件的设计要求,多层信号传输可以很好的解决收发组件体积限制的问题,使组件小型化成为可能。采用多层信号传输形式,会引入信号之间的传输过渡问题,这就要在不同信号之间选择合适的传输形式进行信号的相互连接。
同轴体最大的优势就是传输形式比较灵活,传输链路前后可以保证很好的密封性,另外在同轴-波导端引入同轴探针过渡结构,通过设计优化同轴探针尺寸及距离波导口端面的位置,实现了同轴-波导过渡。
在微波毫米波领域中,波导-同轴过渡有所发展,但是器件性能指标和国外相比,在产品优良方面还是有差距的,随着毫米波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家的军事需求,这些年越来越多地进行同轴系统和波导转换器件的研制。各种同轴连接器,同轴-波导过渡等器件在微波和毫米波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对毫米波同轴转换技术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各种器件特别是波导同轴过渡的发展,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也特别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损耗、宽频带、驻波小、密封好的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以解决毫米波收发组件中多层信号相互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包括J.2.92-KFDB3接头、同轴内导体、绝缘体、空气腔、同轴探针、波导,所述波导上方设有宽边开口,所述同轴探针设置在波导内部,所述同轴内导体一侧从上至下依次穿过绝缘体、空气腔、宽边开口与同轴探针固定连接,所述同轴内导体另一侧与J.2.92-KFDB3接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波导采用标准的BJ320波导。
进一步,所述绝缘体采用标准的290-06G绝缘子。
进一步,所述同轴探针设有套筒,用于降低同轴探针的插入损耗。
进一步,所述波导设有短路活塞,用于保证同轴探针在波导内处于最大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毫米波同轴-波导过渡结构,波导传输具有传输损耗小,功率容量高的优点,同轴传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兼顾二者优点,波导同轴过渡可以将波导传输线中的TE10模转换成同轴传输线中的TEM模,是连接波导电路和同轴电路的桥梁。另外在探针上加了套筒,它的优点是插入损耗低,具有较大工作带宽,采用同轴探针过渡的方式并优化同轴探针的位置和尺寸,可以实现低损耗,宽频带,驻波小的要求。同轴体采用了专门设计的绝缘子,也能解决传统过渡方式不密封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60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轮冲击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的驱动组件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