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静脉穿刺塑形导丝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59350.4 | 申请日: | 2022-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赵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穿刺 塑形导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静脉穿刺塑形导丝,包括收纳于外部的助推器内用于与外部的穿刺针和鞘管配合进行深静脉穿刺且前端呈弯曲状的导丝本体;在所述导丝本体的尾端设有一能够收纳于外部的助推器内且其预制塑形为环状的握持头,当所述握持头位于外部的助推器的外部时其形状呈预制塑形的环状结构具有便于握持以及外露标志警示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握持、能够起到外露标志警示作用的优点,在单人操作时,能够降低导丝与其他物体意外触碰造成导丝污染的机率,进而能够降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机率,并且,呈环状的握持头能够增加推送阻力,降低导丝不慎滑入人体造成临床医疗事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深静脉穿刺塑形导丝。
背景技术
深静脉置管术由于具有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特别是其采用的用于深静脉穿刺的鞘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深静脉穿刺置管、胸腔穿刺置管、腹腔穿刺置管等临床应用。临床上在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过程中,在定位穿刺点后,先在穿刺点上将穿刺针置入深静脉内,再在助推器的作用下将导丝在穿刺针的引导下置入深静脉内,然后退出穿刺针,再将鞘管在导丝的引导下置入深静脉内,最后退出导丝即可,由此,实现深静脉置管。
目前,医院临床上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时,其导丝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紧紧握持住,因此,在操作导丝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一名助手协助医生握住导丝来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流程,然而,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没有足够的人手参与手术的情形,通常都是由医生独自完成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流程,而现有的导丝由于其尾端大多呈直线型,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起不到有效的警示作用,而且不便于握持,容易导致导丝全部进入鞘管滑入人体,造成临床医疗事故;另外,现有的导丝由于尾端外露较长,临床上在缺乏助手握持的情况下,会发生较大的摆动,进而因摆动而容易碰触到其他物体造成污染,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而该医源性的感染在临床上是坚决杜绝发生的。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握持、能够起到有效的外露标志警示作用的深静脉穿刺塑形导丝,该深静脉穿刺塑形导丝在单人操作时,不仅能够降低导丝与其他物体意外触碰造成导丝污染的机率,进而降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机率,而且能够降低导丝不慎滑入人体造成临床医疗事故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静脉穿刺塑形导丝,包括收纳于外部的助推器内用于与外部的穿刺针和鞘管配合进行深静脉穿刺且前端呈弯曲状的导丝本体;在所述导丝本体的尾端设有一能够收纳于外部的助推器内且其预制塑形为环状的握持头,当所述握持头位于外部的助推器的外部时其形状呈预制塑形的环状结构具有便于握持以及外露标志警示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导丝本体前端的弯曲状为J型弯曲状。
优选地,所述导丝本体、握持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丝本体、握持头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导丝本体、握持头均由不锈钢弹簧丝制成。
优选地,在所述导丝本体上设有一用于标识穿刺深度的刻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9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式铝卷下料支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负压虹吸清油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