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穿针的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1283.1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0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钟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红刚 |
主分类号: | A61B17/92 | 分类号: | A61B17/92;A61B1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杨瑞华 |
地址: | 1007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穿针 转换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穿针的转换装置,包括外框体;所述外框体内连接有往复旋转轴,往复旋转轴的前段位置连接有往复旋转齿轮,往复旋转轴的前端延伸至外框体外部并同轴连接有锁针块;往复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同向部分齿轮轴,同向部分齿轮轴的前段位置连接有同向部分齿轮,后段位置连接有同向齿轮;往复旋转轴的另一侧设有反向部分齿轮轴,反向部分齿轮轴的前段位置连接有反向部分齿轮,后段位置连接有反向齿轮;同向齿轮与反向齿轮之间设置有过渡齿轮组件。本实用新型可将骨圆针从单向旋转运动转换为同频率的往复转动,提高穿针效率,实现快速安全穿针,同时使得骨圆针在往复转动中所产生的振动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骨穿针的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在治疗骨折时,通常先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骼的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固定的方法有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
克氏针(骨圆针)固定是一种常见的内固定方法,在固定克氏针时,首先需要将克氏针的一端安装在电动钻机上,在电动钻机的作用下将克氏针打入需固定的骨骼中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电动钻机通常都是连续单向旋转,穿针效率较低,产生的振动较大,且电动钻机连续单向旋转的过程中容易卷入毛发、筋膜和其他物体,对穿针造成一定的阻碍和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骨穿针的转换装置,可将骨圆针从单向旋转运动转换为同频率的往复转动,提高穿针效率,实现快速安全穿针,同时使得骨圆针在往复转动中所产生的振动较小。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骨穿针的转换装置,包括外框体;所述外框体内连接有往复旋转轴,往复旋转轴的前段位置连接有往复旋转齿轮,往复旋转轴的前端延伸至外框体外部并同轴连接有锁针块;
往复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同向部分齿轮轴,同向部分齿轮轴的前段位置连接有可与往复旋转齿轮啮合的同向部分齿轮,后段位置连接有同向齿轮;
往复旋转轴的另一侧设有反向部分齿轮轴,反向部分齿轮轴的前段位置连接有可与往复旋转齿轮啮合的反向部分齿轮,后段位置连接有反向齿轮;
同向齿轮与反向齿轮之间设置有过渡齿轮组件。
优选的,所述过渡齿轮组件包括与同向齿轮啮合的反向过渡齿轮以及同向过渡齿轮,同向过渡齿轮分别与反向过渡齿轮和反向齿轮啮合连接,反向过渡齿轮与同向过渡齿轮分别通过反向过渡齿轮轴和同向过渡齿轮轴与外框体的前后两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框体的后端通过连接板与电动钻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往复旋转轴通过轴承与外框体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往复旋转轴的后端分别套装有与轴承内圈前侧面和后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往复旋转轴上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在往复旋转轴上的随动限位块以及固定在外框体侧壁上用于限位随动限位块的固定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锁针块设置成圆柱形,其前后端各设有同轴的安装固定孔,锁针块通过安装固定孔分别与往复旋转轴和骨圆针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针块通过紧固件与往复旋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顶丝,所述安装固定孔的一侧贯通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顶丝通过螺纹孔与锁针块螺接。
优选的,所述往复旋转轴上开设有与紧固件相配合的防脱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红刚,未经钟红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1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