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50310.3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乾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21/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计算机 网络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腔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计算机本体,所述导向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螺栓、轴承、L型板、弹簧和横向气囊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防护装置不具备对计算机进行固定的功能,且不能有效地对大数据计算机进行防护,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极易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其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一般的大型计算机,其外未设置防护结构,进而使得其安全效果不佳,部分设置有安全防护结构的计算机,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计算机进行固定,现有的防护装置不具备对计算机进行固定的功能,且不能有效地对大数据计算机进行防护,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具备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防护装置不具备对计算机进行固定的功能,且不能有效地对大数据计算机进行防护,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型块,所述凹型块内腔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计算机本体,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向气囊。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凹型块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L型板的底部与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横向气囊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横向气囊的形状为椭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螺栓、轴承、L型板、弹簧和横向气囊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防护装置不具备对计算机进行固定的功能,且不能有效地对大数据计算机进行防护,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箱门和握把的设置,对防护箱的内腔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防护箱内腔的洁净度,通过滑槽的设置,配合L型板进行使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箱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中:1、防护箱;2、承载板;3、凹型块;4、限位螺栓;5、轴承;6、L型板;7、滑槽;8、计算机本体;9、弹簧;10、连接板;11、横向气囊;12、导向柱;13、导向槽;14、阻尼器;15、箱门;16、握把;17、底座;18、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乾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乾思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50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压缩机转子连接结构及压缩机
- 下一篇:靶向药物输送组件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