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压光钢辊用油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8063.3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扈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玉龙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G1/00 | 分类号: | D21G1/00;D21G1/02;B08B1/02;F24H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明宇知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9 | 代理人: | 陶一萌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光 钢辊用油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压光钢辊用油加热系统,包括软压光机架、水平设置在软压光机架上的硬辊和软辊,软辊平行设置在硬辊的上方,其特征在于,硬辊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槽一,贯通槽一与油液加热装置连接,硬辊与软辊分别与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和油液加热装置分别通过PLC控制器与操作台连接,硬辊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转柱,转柱内设置有贯通槽二,贯通槽二的一端与贯通槽一连通,另一端与油液加热装置通过旋转密封连接,转柱通过轴承设置在软压光机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压光钢辊油加热系统,能够使软压光机硬辊中的油液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了工作质量,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压光钢辊用油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软压光技术是由硬辊和软辊组合成的压光机技术,硬辊:即钢辊,表面硬度高,光洁犹如镜面,用油或水在机外加热送到辊内,使辊面能够承受120度到200度,软辊:表面以特殊的聚合物制成,要求耐高温高压,弹性好,能承受负荷频繁的变化。在运行中,纸页和硬辊接触,短时间内,硬辊把热能传到纸内,使纸面的温度达到或接近玻璃软化点,此时纸面塑性加强,而软辊在受压时,弹性变形,压区形成面接触,表面光滑的硬辊就能够把原来不平整的纸面,变的平滑又光泽,且保留了厚度。
但是软压光机中,钢辊内的油液难以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如果不对钢辊内的油液进行加热,一旦温度降低,压出的纸张质量也会有所降低,降低了工作质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软压光机中的钢辊内的油温保持在恒定温度的加热系统,本实用新型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压光钢辊用油加热系统,能够使软压光机硬辊中的油液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了工作质量,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一种软压光钢辊用油加热系统,包括软压光机架、水平设置在所述软压光机架上的硬辊和软辊,所述软辊平行设置在所述硬辊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辊的内部设置有贯通槽一,所述贯通槽一与油液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硬辊与所述软辊分别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油液加热装置分别通过PLC控制器与操作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硬辊的两端分别套设有转柱,所述转柱内设置有贯通槽二,所述贯通槽二的一端与所述贯通槽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液加热装置通过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转柱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软压光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液加热装置包括油液加热罐、通过管道三与所述油液加热罐连接的循环泵,所述油液加热罐与管道一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一的另一端与所述硬辊一端的转柱通过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循环泵与管道二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二与所述硬辊另一端的所述转柱通过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油液加热罐和所述循环泵均通过PLC控制器与所述操作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软辊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板一上,所述固定板一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所述软压光机架上,所述软压光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板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与所述软辊端部连接的电机一、与所述硬辊端部连接的电机二,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均安装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软压光机架上设置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软压光机架顶部内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转轮、一端与所述转轮的偏心侧铰接的连杆一、一端与所述连杆一另一端铰接的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清扫机构连接,所述转轮与电机三连接;
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杆、顶端垂直设置在所述转动杆底端的伸缩杆、设置在所述伸缩杆底端的清扫头,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的偏心侧铰接,所述清扫头与所述软辊的侧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玉龙纸业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玉龙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8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