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适应伸缩式磁悬浮键盘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4432.1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7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王振雪;李刚强;王晔;王晓菊;李冬艳;杨岱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H01H13/7065;H01H13/86;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2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电效应 自适应 伸缩 磁悬浮 键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适应伸缩式磁悬浮键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压电薄膜按键,所述压电薄膜按键上设置有若干个触发点,所述压电薄膜按键的上方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与各个触发点的对应处均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位于每个第二通孔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的电磁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永磁铁、键帽等,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可利用通电的电磁铁与永磁铁的相互排斥推动键帽伸出面板,当关闭笔记本电脑使键盘断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键帽将回落至面板内,使键盘处于最薄的状态,从而无需缩减键帽的行程,便可满足笔记本电脑对与纤薄设计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具体是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适应伸缩式磁悬浮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笔记本电脑主要分为机械式键盘与薄膜式键盘;顾名思义,组成机械式键盘的按键,为独立的微动开关,每个开关各控制不同的讯号;而根据微动开关不同,又可区分为单段式与两段式2种。机械式键盘是最早被采用的结构,一般类似金属接触式开关的原理使触点导通或断开,具有工艺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薄膜式键盘内部是一片双层胶膜,胶膜中间夹有多条银粉线,胶膜与按键对应的位置会有一碳心接点,按下按键后,碳心接触特定的几条银粉线,即会产生不同的讯号;就如机械式键盘的按键一样,每个按键都可送出不同的讯号。
然而无论是机械式键盘还是薄膜式键盘,其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回弹键帽的弹性部件如弹簧、胶碗等,使得键盘在未使用时,键帽始终凸出键盘面板表面,因此在为了使笔记本更加的纤薄,各笔记本电脑厂商不得不缩减键帽的行程,减小弹簧、胶碗等的尺寸,使键帽凸出键盘表面的尺寸更薄,以使笔记本电脑的内置键盘更薄,但此类设计无疑会大大影响笔记本键盘的使用手感,因此亟需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适应伸缩式磁悬浮键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适应伸缩式磁悬浮键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适应伸缩式磁悬浮键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压电薄膜按键,所述压电薄膜按键上设置有若干个触发点,所述压电薄膜按键的上方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与各个触发点的对应处均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位于每个第二通孔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的电磁铁,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压电薄膜按键、第一通孔、电磁铁均位于面板的内侧,所述面板的顶面滑动贯穿设置有多个键帽,所述键帽与电磁铁一一对应,所述键帽位于对应的电磁铁的正上方,所述键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键帽的底部与第二通孔的对应处固定连接有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位于各个电磁铁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磁片管,所述键帽内设置有隔磁片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键帽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面板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支座,所述压电薄膜按键的外壁与第一支座的对应处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座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支座的顶部与中间板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板的顶部与第一支座的对应处贯穿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穿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顶端与面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座的底端与第一支座的顶部相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永磁铁、键帽等,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可利用通电的电磁铁与永磁铁的相互排斥推动键帽伸出面板,当关闭笔记本电脑使键盘断电后,电磁铁失去磁性,键帽将回落至面板内,使键盘处于最薄的状态,从而无需缩减键帽的行程,便可满足笔记本电脑对于纤薄设计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未经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44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