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摩擦片双端面的磨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4399.2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02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吕相;温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比亚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7 | 分类号: | B24B7/17;B24B27/00;B24B41/00;B24B41/02;B24B47/00;B24B47/1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诚达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9 | 代理人: | 贺春林 |
地址: | 401346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摩擦 端面 磨床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擦片双端面的磨床结构,机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磨削送料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左电机和左主轴箱,左主轴箱设置在机架上,左主轴的外侧可转动的延伸出左主轴箱的外端,并与左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左主轴的内侧可转动的延伸出左主轴箱的内端,并设置有左砂轮,左主轴箱的内端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左外罩,左砂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左外罩内;机架上端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右砂轮和左砂轮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替代现有人工磨削的方式,一方面,同时对双端面进行磨削,有效的提高了磨削效率,同时降低了磨削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磨削质量;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易检修和不易损坏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床结构,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摩擦片双端面的磨床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对摩托车摩擦片进行磨削工序时,均采用人工进行磨削,由于需要对摩擦片的双端面都进行磨削,而采用人工磨削的方式,只能将摩擦片的一端完成磨削后,在对摩擦片的另一端进行磨削,这种方式,不仅效率慢,并且磨削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会随着工作时长的增加而越来越大;同时,由于采用人工磨削,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同时还需要较长的实操经验,投入的人力较大,且磨削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摩擦片双端面的磨床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摩擦片双端面的磨床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摩擦片双端面的磨床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磨削送料单元;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左电机和左主轴箱,所述左主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左主轴箱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左主轴,所述左主轴的外侧可转动的延伸出所述左主轴箱的外端,并与所述左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左主轴的内侧可转动的延伸出所述左主轴箱的内端,并设置有左砂轮,所述左主轴箱的内端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左外罩,所述左砂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左外罩内;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右电机和右主轴箱,所述右主轴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右主轴箱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右主轴,所述右主轴的外侧可转动的延伸出所述右主轴箱的外端,并与所述右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右主轴的内侧可转动的延伸出所述右主轴箱的内端,并设置有与所述左砂轮配合使用的右砂轮,所述右主轴箱的内端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右外罩,所述右砂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右外罩内;
所述机架上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右砂轮和所述左砂轮之间;
所述磨削送料单元包括送料支撑架,所述送料支撑架的下端通过角板与所述左外罩的上端连接,所述角板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挡板,各所述挡板的下端向下延伸位于所述出料口上方并与所述左外罩连接,所述送料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磨削送料气缸,所述磨削送料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内侧与所述送料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座的外侧设置有工件插板;
所述右外罩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内的工件料槽,所述工件料槽的外侧设置有工件夹紧气缸,所述工件料槽内可活动的设置有通过所述工件夹紧气缸驱动的压推板,所述工件料槽的内侧与所述角板之间形成入料口。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磨床结构在运行时的稳定性,所述左电机通过左安装板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左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左皮带轮,所述第一左皮带轮通过左皮带与第二左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左皮带轮与所述左主轴连接,并位于所述左主轴箱外;
所述右电机通过右安装板与所述机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右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右皮带轮,所述第一右皮带轮通过右皮带与第二右皮带轮连接,连接轴的一端可转动的穿过支承座并与所述第二右皮带轮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延伸至右主轴箱内与所述右主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比亚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比亚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4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搭载降落伞的无人机
- 下一篇:电子式水表用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