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2212.5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强;彭志强;林伟新;黄业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苏试众博环境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展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8 | 代理人: | 冯卫东;茅小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器件 短路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左侧的下方设有检测笔连接件,所述检测笔连接件的右侧设有检测笔,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背面设有检测笔保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检测笔保护组件中设置的检测笔放置槽,对检测笔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笔造成的伤害,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在使用结束后均是随意的将检测笔绑扎放置在装置边上,放置过程中缺乏保护结构,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损坏,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进而变相增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装置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的使用非常广泛,目前方式能够涉及到电能使用的装置内均存在有电子元器件,而在电子元器件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质量、性能、耐压等参数进行检测。
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在使用结束后均是随意的将检测笔绑扎放置在装置边上,放置过程中缺乏保护结构,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损坏,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一种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左侧的下方设有检测笔连接件,所述检测笔连接件的右侧设有检测笔,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背面设有检测笔保护组件;
所述检测笔保护组件包括检测笔放置槽、吸附磁铁和连接铁片,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的背面设有检测笔放置槽,所述检测笔放置槽的内部设有吸附磁铁,所述检测笔上并且与吸附磁铁相对应设有连接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装置主体正面的上方设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设有控制旋钮,所述检测装置主体左侧的上方设有挂带凹槽,所述挂带凹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挂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笔设有两个并且通过导线与检测笔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笔放置槽设有两个并且以检测装置主体背面的中心处为轴心对称设置,所述吸附磁铁采用钕铁硼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检测笔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笔造成的伤害,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在使用结束后均是随意的将检测笔绑扎放置在装置边上,放置过程中缺乏保护结构,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损坏,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进而变相增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装置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显示面板和控制旋钮均通过导线与检测装置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旋钮与检测装置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挂带采用尼龙纤维为材料编织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检测笔保护组件中设置的检测笔放置槽,对检测笔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笔造成的伤害,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器件短路检测装置,在使用结束后均是随意的将检测笔绑扎放置在装置边上,放置过程中缺乏保护结构,在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发生损坏,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进而变相增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装置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苏试众博环境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苏试众博环境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2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