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2123.0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52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74 | 代理人: | 毛碧娟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无线 充电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底座,由壳体A以及壳体B铰接而成;还包括通电线组,且均匀分布于壳体A以及壳体B的内部位置,并且分布于两个壳体内的通电线组能够通过连接机构形成完整的通电线圈;以及分布于壳体A以及壳体B底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固定块内的磁性块,所述磁性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板。通过将无线充电设备采用两壳体折叠方式进行设计,能够将该充电设备进行折叠,有效避免外部灰尘堆积影响线圈之间的电流交互效率,同时在展开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支撑组件,在使用时支撑板能够将该充电设备撑起,保持该设备良好散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设备一般包括用于承载受电设备的配接面板以及位于配接面板下方的充电线圈,受电设备可以是例如智能手机、医疗器械的待充电设备。无线充电技术包括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超声波式、红外激光式和电场耦合式,目前采用电磁感应式进行无线充电的方式较为普及,而电磁感应式对设备进行充电的原理是在充电底座以及终端设备内分别内置了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当两者靠近,发射线圈(送电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终端设备接收线圈(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终端设备内,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特别的,现有的充电设备多数是采用单一底座,将待充电的终端设备放置在底座上即可,但是裸露的充电设备底座在未使用时,会积累灰尘等,在底座上形成一层杂质层,影响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电流的产生,进而使得充电效率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充电设备多数是采用单一底座,将待充电的终端设备放置在底座上即可,但是裸露的充电设备底座在未使用时,会积累灰尘等,在底座上形成一层杂质层,影响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电流的产生,进而使得充电效率变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底座,由壳体A以及壳体B铰接而成;还包括通电线组,通过连接导线与外部连接,且均匀分布于壳体A以及壳体B的内部位置,并且分布于两个壳体内的通电线组能够通过连接机构形成完整的通电线圈;以及分布于壳体A以及壳体B底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固定块内的磁性块,所述磁性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搭接板,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活动连接在固定块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靠近搭接板一侧开设有斜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A以及壳体B中部之间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且所述壳体A以及壳体B均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壳体A以及壳体B顶面上的搭接条,搭接条上均匀活动连接有多个限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壳体A内的多个金属头,所述金属头与位于壳体A内的通电线组保持稳定的电连接,所述金属头通过弹性圈与壳体A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壳体B内的连接框体,所述连接框体与位于壳体B内的通电线组保持稳定的连接,所述壳体B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与金属头位置相对应的搭接槽,且所述金属头与搭接槽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与开设在壳体A以及壳体B上的安装槽相适配,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磁性块通过弹簧与限位槽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搭接板的外壁与斜槽的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磁性块之间同极排斥,且壳体A与壳体B展开使用时,其中部之间连接有屏蔽带体,且所述磁性块与支撑板的滑动方向保持垂直,并且支撑板的外壁穿过固定块延伸至外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2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畜牧养殖环境检测用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
- 下一篇:模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