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40243.7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2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郭航;刘超;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80;H02J7/02;H02J7/10;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春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fc 无线 充电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包括: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NFC读卡器、第一NFC线圈;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第二NFC线圈用于与所述第一NFC线圈产生磁感应以生成第二交变电流,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并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存储;所述NFC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NFC标签存储的所述充电电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充电电压调整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的第一交变电流。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NFC也拓展了无线充电功能,NFC通过磁感应对设备进行能量传输实现充电,但现有的NFC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通常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能够提高NFC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包括:
供电模块,包括调压供电单元、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NFC读卡器、与所述调压供电单元连接的第一NFC线圈;
充电模块,包括NFC标签、第二NFC线圈、整流采集单元,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第二NFC线圈用于与所述第一NFC线圈产生磁感应以生成第二交变电流,所述整流采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并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存储;所述NFC读卡器用于读取所述NFC标签存储的所述充电电压,所述调压供电单元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充电电压调整向所述第一NFC线圈输送的第一交变电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NFC的无线充电控制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供电模块和充电模块相互靠近后,供电模块的NFC读卡器从充电模块的NFC标签读取充电模块的充电电压,供电模块的调压供电单元根据NFC读卡器读取的充电电压判断是否调整向第一NFC线圈输送第一交变电流,其中,第一交变电流用于使第一NFC线圈与第二NFC线圈之间产生磁感应,进而使第二NFC线圈生成相应的第二交变电流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模块的整流采集单元将第二交变电流整流后的充电电压存储至NFC标签,进而实现通过对第一交变电流的动态调整提升实际的充电电压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中第一交变电流恒定输出相比,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无线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如:线圈之间感应产生的热能造成的电能损失)使线圈输出的充电电压降低,进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的情况,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无线充电过程中能够动态调整第一交变电流,使充电电压一直尽可能维持在充电效率较高的状态,降低了因线圈能量损失造成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流采集单元包括:
整流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NFC线圈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交变电流进行整流;
采集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的采集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NFC标签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整流后的所述第二交变电流对应的充电电压,并将所述充电电压输出至所述NFC标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采集单元采用型号为STM32G070的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40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板涂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紧固件涂胶用自动点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