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内浮渣清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35556.3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黄昌富;杨宇友;姚铁军;李建旺;祁文睿;张庆军;栾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浮渣 清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内浮渣清扫系统,包括清扫机以及在隧道内沿纵向通长布置的皮带机;清扫机包括一钢制壳体,钢制壳体的底面前部开设有一方型吸尘口且在方型吸尘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水平清扫轮盘;方型吸尘口与钢制壳体内的吸尘腔相连通,吸尘腔内设置有一横向辊轴且横向辊轴的表面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排钢丝刷;钢制壳体的后端设置有一可抽拉式的垃圾储箱,垃圾储箱的前端接口与吸尘腔的后端接口匹配对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清扫机利用钢制壳体、具有弹性钢丝毛刷的水平清扫轮盘以及具有若干排钢丝刷的横向辊轴实现对大质量浮渣的清扫入腔,并利用可抽查式的垃圾储箱将清扫浮渣倒入皮带机上实现快速运出;提高了清扫效率和运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内浮渣清扫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土压平衡盾构机采用皮带输送渣土,将渣土输送到用于运出渣土的电瓶车中。在运输渣土以及施工过程中,渣土掉落以及杂物四散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再加上砂浆运输车冲洗及清洗注浆管路的浆液,导致台车范围内都会有落渣。目前所采用的清理方式主要是人工进行清扫,并将清扫的浮渣存放在渣袋中。但是人工清扫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渣袋的存放也会影响电瓶车的正常通行空间。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清扫浮渣并可及时将浮渣运出的清扫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隧道内浮渣清扫系统,该浮渣清扫系统通过使清扫机采用钢制壳体、钢丝刷、弹性钢丝毛刷以承受大质量浮渣,通过水平清扫轮盘与横向辊轴的组合实现浮渣的清扫入腔并收集入垃圾储箱内,通过将垃圾储箱内的浮渣倾倒入皮带机上以快速运出隧道。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隧道内浮渣清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系统包括清扫机以及在隧道内沿纵向通长布置的皮带机;所述清扫机包括一钢制壳体,所述钢制壳体的底面前部开设有一方型吸尘口且在所述方型吸尘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水平清扫轮盘;所述方型吸尘口与所述钢制壳体内的吸尘腔相连通,所述吸尘腔内设置有一横向辊轴且所述横向辊轴的表面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排钢丝刷;所述钢制壳体的后端设置有一可抽拉式的垃圾储箱,所述垃圾储箱的前端接口与所述吸尘腔的后端接口匹配对接。
所述水平清扫轮盘的外缘上间隔设置有一圈弹性钢丝毛刷,所述弹性钢丝毛刷的外端部延伸至所述方型吸尘口的覆盖区域。
所述弹性钢丝毛刷呈弧形下弯状,所述弹性钢丝毛刷的外端下垂至地面。
所述钢制壳体的底面设置有三个走行轮,三个所述走行轮之间构成三角平衡分布,所述弹性钢丝毛刷的外端下垂高度与所述走行轮最下端相齐平。
所述吸尘腔的竖向截面呈梯形状,所述后端接口凸出设置于所述吸尘腔的后端面下部;所述前端接口凸出设置于所述垃圾储箱的前端面下部;所述前端接口插入所述后端接口内构成匹配对接。
所述垃圾储箱的后端上方与所述钢制壳体的后端上方之间设置有临时锁紧装置。
所述临时锁紧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垃圾储箱后端上方的磁吸装置,所述磁吸装置与所述钢制壳体的后端构成磁吸连接。
所述临时锁紧装置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钢制壳体顶面后端的弧形锁扣以及开设于所述垃圾储箱后端顶部的卡槽,所述弧形锁扣卡接于所述卡槽中构成扣接。
所述钢制壳体的顶面铰接设置有一推拉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清扫机利用钢制壳体、具有弹性钢丝毛刷的水平清扫轮盘以及具有若干排钢丝刷的横向辊轴实现对大质量浮渣的清扫入腔,并利用可抽插式的垃圾储箱将清扫浮渣倒入皮带机上实现快速运出;提高了清扫效率和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清扫机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5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电池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储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