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34974.0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唐术平;勾宇哲;刘宪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术平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G13/12;A61G13/1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中医 针灸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包括主体,主体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柜和桑拿石,桑拿石的外侧向下延伸两公分处开设有卡孔,卡孔的正下方开设有滑道,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通过设置了顶柜、抽屉、隔板、艾灸灯、锡箔纸、桑拿石、头枕、卡块、腕套、转杆和活动板,将热源传播的方向转向主体顶部的桑拿石,使得桑拿石将热量传递至使用者的腿部以及躯干,提高使用者的体感温度,降低使用者受寒的概率,转动转杆并在链条、齿轮、卡块的配合下带动卡杆从卡孔中抽出,再将活动板从主体上拆下对头枕和腕套,方便对使用过的头枕和腕套进行更换和清洗,提高使用者针灸时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使用者体内,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常见的针灸通常采用躺卧式治疗,方便医师扎针。
但现有的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结构不太完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使用者脱去衣物后无法摆放和收纳脱下的衣物,由于脱去了衣物且外界温度不高的情况下,针灸过程中使用者体感温度会持续下降,容易感到寒冷,致使使用者出现受寒的情况。
2、使用者面朝下躺卧在床上时,由于脸部需保持正常呼吸,便需要使用双手进行支撑将头部抬高,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容易出现乳酸堆积并产生酸麻感,降低了使用者在针灸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脱去衣物后易受寒和长时间依靠手臂支撑会产生不适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卧式中医针灸的支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顶柜和桑拿石,所述桑拿石的外侧向下延伸两公分处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正下方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外侧向外延伸五公分处开设有开口,所述滑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卡块;
所述卡块的底部开设有轮齿槽,所述卡块的顶部卡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侧面固定有横杆,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头枕和腕套,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腿,所述支架腿的外侧向外延伸五公分处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套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内侧套接有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柜包括抽屉和隔板,所述顶柜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抽屉的底部粘接有竹篾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安装有艾灸灯,所述隔板底部与顶柜所围合区域的内壁覆盖有锡箔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柜的侧面安装有开关面板,所述顶柜侧板的底部贯穿有电线,所述顶柜与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屉正面开设了圆孔,所述抽屉底部的竹篾板与隔板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板底部卡槽与卡块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枕和腕套均采用吸汗面料制成,所述头枕和腕套与活动板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的轮齿数与轮齿槽的数量相同均为八个,所述齿轮的侧面焊接有短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术平,未经唐术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4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造纤维板强度检测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