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快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排风换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434001.7 | 申请日: | 2022-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9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孙晓龙;包华;沈建海;康宝;周伟江;周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潘敏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路 地下通道 工程 换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快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排风换气装置,涉及排风换气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风机外壳,风机外壳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支撑杆的一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嵌设于轴承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组。本实用新型中,地下通道排风换气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扇叶组旋转,带动风机外壳内部的气流快速流动,通过橡胶管进入进风导管,将新鲜的空气通往地下通道,保障地下通道中空气的质量,橡胶管外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橡胶管弯曲提供角度,且避免橡胶管弯曲时,其内壁表面相互靠近,导致送风不畅,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风换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排风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通比较拥堵复杂的城市交通体系规划中,为缓解城市市区的交通压力,城市地下通道快速路建设已日益广泛,往往设计长达几公里。城市地下通道快速路施工常采用明挖法或暗挖法,明挖法在地下通道主体结构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大量的工人在地下操作装饰施工,长达几公里的地下通道空气流通不畅,为保证地下空气充足,施工时,常使用风机将地面上的空气导入地下,让工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暗挖法常采用顶管或盾构机械,从施工开始就需要风机将地面上的新鲜空气导入地下空间。
施工常见的风机与气流导管连接后可调整的角度较小,过度弯折气流导管后会影响地下的正常排风换气,应用范围小,组装不便,且风机的扇叶组裸漏在外,使用时易卷入异物,且工作人员误触时极易受伤,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与气流导管连接后可调整的角度较小,过度弯折气流导管后会影响地下的正常排风换气,而且风机的扇叶组裸漏在外,使用时易卷入异物,且工作人员误触时极易受伤,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快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排风换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快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排风换气装置,包括风机外壳,所述风机外壳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嵌设于轴承的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组,所述风机外壳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橡胶管的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风机外壳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支撑杆等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风机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风机外壳靠近上方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拉手的外表面套设有海绵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地下通道排风换气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扇叶组旋转,带动风机外壳内部的气流快速流动,通过橡胶管进入进风导管,将新鲜的空气通往地下通道,保障地下通道中空气的质量,橡胶管外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为橡胶管弯曲提供角度,且避免橡胶管弯曲时,其内壁表面相互靠近,导致送风不畅,应用范围广泛。
2、本实用新型中,防护板在电机工作时,通过等距开设的多个气孔保障空气流通,且避免外部杂物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风机外壳的内部,也防止工作人员误触扇叶组,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三个支撑杆等距分布,形成多个三角结构,提高零部件的结构强度,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支撑座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四个万向轮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快速路地下通道工程的排风换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4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