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30137.0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华;杨欣彤;张月霞;张全喜;李忠平;范小鹏;张琪琦;郭峤志;孙宣森;张海霞;秦宇强;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2;A61M5/38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杜怀宇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液体连通器的一端与瓶塞穿刺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空气过滤器、输液软管以及滴壶通过输液软管连接,滴壶与流速调节器通过输液软管连接,流速调节器、药剂过滤器、输液针依次通过输液软管连接,报警器安装在瓶塞穿刺器上。当输液瓶中液体低于瓶塞穿刺器的针尖时,会由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在报警器报警时,机器应能自动停止输液。报警的方式一般都包括红色信号灯闪烁和蜂鸣器鸣叫,即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本实用新型便于医护人员在遇到异常情况下及时处理,使得病人输液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经过无菌的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的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传统的输液方法是把装在瓶中或输液袋中的液体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软管流入静脉内,流量的大小由安放在皮管上的夹子来进行手工调节,调节的指标是看滴管中液体的滴速。作为代替传统输液法的输液器,首先必须有液体推动装置,这一装置能比较细的被分级,以适应流量的精确调节。专利CN202021923470.2提出的一种一次性输液器,这种输液器虽然在市场上的应用很广泛且价格便宜,但对于某些特定情况来说是不安全的,比如自己独自去输液;输液时睡着;护士数量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不能及时拔掉输液针管,而导致的回血现象,都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次性输液器,极大地解决了目前在输液时所遇到的问题。由于液体是直接输入到病人的静脉内,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所以必须要有报警系统。在发生异常的情况时,应当及时停止输液,并产生灯光报警和鸣叫报警,使医护人员及时处理。现在的输液器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除了有更高的精度和更高的安全系数以外,其应用范围也更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输液器,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在遇到异常情况下及时处理,使得病人输液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提供的一种一次性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液体连通器、空气过滤器、输液软管、滴壶、药剂过滤器、流速调节器、输液针、报警器,所述液体连通器的一端与瓶塞穿刺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输液软管以及滴壶通过输液软管连接,所述滴壶与流速调节器通过输液软管连接,所述流速调节器用以调节流速,所述流速调节器、药剂过滤器、输液针依次通过输液软管连接,所述报警器安装在瓶塞穿刺器上。所述瓶塞穿刺器在连通器的原理下与液体连通器连接,液体连通器是指同一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同一高度。液体连通器中两端开口的目的其实是防止压强对液面的干扰,如果把液体连通器里的液体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一深度压强相同时才会静止,如果同一深度压强不同,液体会向低压的地方流动直到平衡。在液体连通器中,管内压强处处一致。此输液管应用连通器的原理是为了防止输液瓶中液体过少,导致回血的现象。当输液瓶中液体低于瓶塞穿刺器的针尖时,会由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在报警器报警时,机器应能自动停止输液。报警的方式一般都包括红色信号灯闪烁和蜂鸣器鸣叫,即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药剂过滤器包括有与输液软管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微孔滤膜净化层,所述微孔滤膜净化层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安装有疏水性的多孔过滤膜。在出气孔中装有疏水性的多孔过滤膜,药液中的气泡可及时、方便的排出,药液也不会外溢,从而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瓶塞穿刺器的端部通过斜切的方式开设有用于通气或通药液的针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输液器,有如下优点:
第一、液体连通器的原理是为了防止输液瓶中液体过少、输液软管内压强不同,导致回血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30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