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20925.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9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程阿青;宋娟;李永;冯建洲;刘飞;王辉;赵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6 | 分类号: | E04C3/36;E04C5/03;E04C5/04;E04B1/30;E04B1/5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圆钢 混凝土 柱加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包括薄壁圆钢管(1);薄壁圆钢管(1)内壁设有一组轴向均布的环向肋(2)和一组沿圆周均布的竖向肋(3);薄壁圆钢管(1)内浇筑有混凝土(4)。本实用新型根据区域约束的思想,结合分析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和原因,在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内壁上加肋,形成肋网结构。环向肋有效的增强环向约束,同时对核心混凝土起支撑作用,加大与核心混凝土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强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整体性能提高;竖向肋能大幅提高构件的轴压承载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明确,不仅能够节约钢材用量,还能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延性好、节约建筑材料、减小占地空间、不需要搭模板、施工方便快捷不受季节影响、能有效降低结构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由于中低层建筑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钢管混凝土柱壁相对较薄,用钢量节约,薄壁钢管混凝土应运而生,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比,由于钢管壁较薄,一般构件在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往往会发生局部屈曲,钢管的局部屈曲严重影响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及其他性能,包括延性、抗震性能、耐火性能等,薄壁圆钢管无法充分发挥对核心混凝土的紧箍力,极大的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仍不够成熟。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冻土滑坡试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以提高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构件的承载力,避免或延缓薄壁钢管过早的发生局部屈曲,使得材料性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包括薄壁圆钢管;在薄壁圆钢管内壁设有一组轴向均布的环向肋和一组沿圆周均布的竖向肋;在薄壁圆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
前述结构中,所述环向肋与竖向肋纵横交错,并通过焊接连接成肋网结构。
前述结构中,所述环向肋和竖向肋的横截面为矩形。
前述结构中,所述混凝土为C20级~C40级混凝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根据区域约束的思想,结合分析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式和原因,在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内壁上加肋,形成肋网结构。环向肋有效的增强环向约束,同时对核心混凝土起支撑作用,加大与核心混凝土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强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整体性能提高;竖向肋能大幅提高构件的轴压承载力。其中,核心混凝土强度宜为C20级~C40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大大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发挥其最大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肋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实例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薄壁圆钢管、2-环向肋、3-竖向肋、4-混凝土、5-地面、6-楼层板、7-带肋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加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薄壁圆钢管1;在薄壁圆钢管1内壁设有一组轴向均布的环向肋2和一组沿圆周均布的竖向肋3;在薄壁圆钢管1内浇筑有混凝土4;混凝土4采用C20级~C40级混凝土;环向肋2和竖向肋3的横截面为矩形;使环向肋2与竖向肋3纵横交错,并通过焊接连接成肋网结构即成。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20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绕排线机构及原丝实验装置
- 下一篇:生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