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50吨每天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10781.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黎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君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李锦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50 每天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50吨每天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系统采用的工艺路线为:隔油+调节+一级水解酸化+二级水解酸化+一级生物接触氧化+一级反硝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二级反硝化+三级生物接触氧化+MBR膜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AO的设备组合方式,具有抗负荷性强,除磷脱氮处理效果好,处理出水水质达标,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处理规模可以达到50吨每天,并且实现了对一级水解酸化池、二级水解酸化池、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一级反硝化池、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沉淀池的集成,可以提高运输和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50吨每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油脂、CODCr、悬浮物、病菌、色度、表面活性剂等。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过量消耗受纳水体的溶解氧,同时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使水质发黑发臭,污染周围环境。
为了保护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及可持续发展,对生物污水进行规范治理是必须的。对于治理的方式,除了需要根据污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合理选择运行稳定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工艺路线,还要尽量减少占地和投资,治理设备应当易于建设和维护,以期提高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对于需要每天处理50吨垃圾渗滤液的垃圾中转站,COD最高浓度达到25000mg/L,现需要降低至220mg/L以下,现有技术缺少针对性地高效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50吨每天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垃圾渗滤液50吨每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隔油池、调节池、一体化生物处理池以及MBR膜池,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包括在竖向上并排设置的第一一体化池和第二一体化池,所述第一一体化池包括在横向上并排设置的二级水解酸化池、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一级反硝化池以及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第二一体化池包括在横向上并排设置的一级水解酸化池、沉淀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二级反硝化池,一级水解酸化池、二级水解酸化池、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一级反硝化池、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一体化生物处理池、第一一体化池以及第二一体化池的俯视图均为长方形。
其中,所述一级水解酸化池和二级水解酸化池尺寸相同,所述一级水解酸化池的长度为4-6m,宽度为2-4m,高度为4-6m。
其中,所述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一级反硝化池以及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宽度均为2-4m,高度均为4-6m,所述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长度为1-3m,所述一级反硝化池的长度为1-2m,所述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长度为1-3m。
其中,所述沉淀池、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二级反硝化池的宽度均为2-4m,高度均为4-6m,所述二级反硝化池的长度为1-2m,所述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长度为1-3m,所述沉淀池的长度为0.5-1.5m。
其中,所述沉淀池为斜管沉淀池。
其中,还包括第一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一硝化液回流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和一级反硝化池的进水口连通。
其中,还包括第二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第二硝化液回流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三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和二级反硝化池的进水口连通。
其中,还包括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沉淀池的污泥出口和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连通。
其中,还包括RO膜组件,所述MBR膜池的出水口与RO膜组件的进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君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君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10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