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作物秧苗用具有自动浇灌结构的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8003.9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4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静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9/029;A01C23/02;A01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2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秧苗 用具 自动 浇灌 结构 培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秧苗用具有自动浇灌结构的培育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培育板,培育板顶部一侧开设有培育槽,培育板靠近培育槽上方的内槽设有秧苗板,秧苗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培育杯,机体顶部内壁和培育板底部外壁均螺栓连接有日照灯,机体顶部设有换气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识别高低水位的监测柱,进而在低水位时进行自动化的浇灌,当浇灌的水位到达高水位时,则自动停止,进而降低人工的工作,提升秧苗培育的效率,通过在培育槽一侧设置回水结构,进而方便定时更换秧苗底部的营养液,进而减少长时间停留后营养液造成秧苗根部腐烂的情况发生,进而更好的培育秧苗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秧苗用具有自动浇灌结构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秧苗是指种植的农作物的幼苗状态,秧苗培育装置则是不需要在土地上进行种植的人工种植手段所使用的设备。
目前的培育装置在使用时,无法进行精准的自动化灌溉,通常需要人工进行观察秧苗根部的营养液进行补充灌溉,因此使得人工的工作量较大,且容易造成浇灌不及时,秧苗出现死亡的情况发生,同时现在的培育装置在使用时,秧苗长时间的泡在营养液中,容易造成秧苗根部的腐烂,进而影响秧苗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作物秧苗用具有自动浇灌结构的培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秧苗用具有自动浇灌结构的培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培育板,所述培育板顶部一侧开设有培育槽,所述培育板靠近培育槽上方的内槽设有秧苗板,所述秧苗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培育杯,所述机体顶部内壁和培育板底部外壁均螺栓连接有日照灯,所述机体顶部设有换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一侧内槽壁贯穿设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通过分水管贯穿机体内壁与培育板上方插接连接,所述培育板靠近与入液管插接的内槽壁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培育板远离出液口的一侧插接连接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贯穿机体内壁的一端插接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机体侧壁贯穿连接,所述回液管和入液管均插接设有电磁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育槽内槽侧壁螺栓连接有高水监测柱,所述培育槽内壁底部螺栓连接有低水监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育板靠近培育槽上方的相对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秧苗板与滑槽啮合且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识别高低水位的监测柱,进而在低水位时进行自动化的浇灌,当浇灌的水位到达高水位时,则自动停止,进而降低人工的工作,提升秧苗培育的效率;通过在培育槽一侧设置回水结构,进而方便定时更换秧苗底部的营养液,进而减少长时间停留后营养液造成秧苗根部腐烂的情况发生,进而更好的培育秧苗生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培育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培育板;3、培育槽;4、秧苗板;5、培育杯;6、日照灯;7、换气口;8、入液管;9、出液口;10、回液管;11、回水管;12、高水监测柱;13、低水监测柱;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静,未经张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8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横梁加工用的校形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发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