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零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407530.8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邢保山;曾磊;翟新军;王钦强;田飞;李渊;徐龙涛;曹洋;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合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零排放系统,通过第二调节池将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充分混合后,连续均匀泵入除钙混合反应澄清池中,将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中大量的钙离子、镁离子、钡离子和锶离子与二级反渗透浓水中硫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二氧化硅混合沉淀生成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锶、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其二氧化硅结合态物质,固液分离后上清液进行后续过滤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泥脱水后外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实现废水零排放系统中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的系统内自循环利用,以废治废,降低外源化学试剂投加量,降低废水零排放系统膜浓缩单元结垢离子,延长膜浓缩系统使用寿命,增强蒸发结晶单元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环境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提升,废水零排放或近零排放业已成为我国尤其是西北缺水地区大型工矿企业新建项目和现有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的必选项目。目前,废水零排放系统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预处理工艺、膜法浓缩工艺和蒸发结晶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废水循环回用和废水零排放。其中,离子交换器是保障膜法浓缩工艺正常运行的把关工艺,但通常会产生约占处理水量3-5%的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在现有的废水零排放系统中,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通常采用的处置方式为:将其回流至高密度澄清池前端的调节池中,通过在高密度澄清池中额外投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进行除硬。但在废水零排放系统运行过程中很难控制高密度澄清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投加量,易导致加药量多加或少加,引起高密度澄清池出水硬度和碱度均波动较大,严重影响高密度澄清池的处理效果及其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增大了废水零排放系统的操作运行管理难度。同时,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在单独收集处理过程中也需消耗较多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进一步增加了废水零排放系统运行的药剂消耗成本。此外,二级反渗透浓水经过浓缩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硅,也需设置除硅池以去除二氧化硅,才能进行后续膜分离单元和蒸发结晶单元。由此可知:在现有废水零排放系统中仍存在系统复杂、工艺流程长、药剂成本和能耗高等缺点,不能很好的实现废水零排放系统的高效低耗运行。因此,如何避免大量化学试剂的添加,同时降低系统末端处理的难度和负荷,是废水零排放系统优化和升级改造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废水零排放系统,充分利用废水零排放系统中二级反渗透浓水和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水质特点,实现废水零排放系统中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的系统内自循环利用,以废治废;可大量降低外源化学试剂投加量,降低废水零排放系统中渗透膜浓缩单元结垢离子,延长渗透膜浓缩系统使用寿命,同时增强蒸发结晶单元的运行稳定性;此外,还能减少零排放系统末端废水中硫酸根、氯离子和钠离子浓度,进一步降低蒸发结晶单元的处理水量及其投资运行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水零排放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反渗透膜浓缩单元和蒸发结晶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高密度澄清池,所述高密度澄清池与澄清产水池连接,所述澄清产水池与多介质过滤器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与超滤连接,所述超滤与离子交换器连接;所述反渗透膜浓缩单元包括一级反渗透和二级反渗透;所述蒸发结晶单元的前处理部分包括除钙混合反应澄清池和除硅除硬池,所述离子交换器分别与一级反渗透、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连接,所述一级反渗透与二级反渗透连接,所述二级反渗透与除钙混合反应澄清池连接,所述除钙混合反应澄清池分别第二调节池与除硅除硬池。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交换器根据填充树脂类型不同吸附去除不同的结垢离子,所述树脂类型包括钠型树脂、弱酸树脂和螯合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反渗透浓水中含有硫酸根、碳酸根、氧化硅、氯离子、钠离子、碳酸氢根、硝酸根和有机物。
进一步的:所述除钙混合反应澄清池添加的试剂包括絮凝剂和助凝剂;所述除硅除硬池前添加的除硅化学试剂包括氢氧化钠、氧化镁、絮凝剂和助凝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合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合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407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按压的棒状薄层色谱柱点样器
- 下一篇:具有衡压结构的高压喷射装置